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章勤
[导读] 尽管现阶段科学技术较为发达,地下工程都得到飞速的发展。
        章勤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尽管现阶段科学技术较为发达,地下工程都得到飞速的发展。作业人员需加大监测力度,引进新技术,特别是对支护结构的监测,有助于实时监测工程信息,预测工程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及时地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损失,确保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基坑监测技术;深基坑;相关问题;研究
        1深基坑工程特征
        1.1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一般而言,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建筑工程通常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填土中多含有碎石、石块等杂物,部分地区由于土壤性质的不同或受到天气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许多黏土,不仅会对施工地的地质条件产生影响,还会提高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空隙的概率,不利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施。在此之前,若相关人员勘测工作不到位,未对地质条件的勘测引起足够的重视,则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基坑深度有所增加,多处于地下水位
        随着人们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高度也有所增加,在此情况下,地基所承载的负荷自然也会不断增加,需要增加基坑深度。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难度也会受到影响。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灌注排桩工作引起重视,通过旋喷桩的设置对地下水进行控制,确保冠梁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3??施工质量及安全风险因素有待改善
        不同建筑工程的建筑需求不同,所需要使用的支护技术也会存有一定差别,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支护技术的使用条件、应用类型等有详细的了解。截止到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人员对于上述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施工单位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方面所提供的人力、物力支持也有所欠缺。这样一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保护作用难以实现,其质量和安全程度也并不理想,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再加上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地形条件不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极为特殊或地形条件十分复杂的情况,此时深基坑支护施工条件将更加复杂,所隐含的安全隐患也会增多。就城市地形而言,虽然出现复杂地形的情况较少,但地下铺设的管线较多,同样会增加安全风险。
        1.4??支护结构逐渐增加
        我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深基坑支护结构也由此不断增加。目前,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主要有悬臂式支护结构、重力式挡土结构等多种结构。深基坑支护形式虽然没有支护结构多样化,但也有支挡型、加固型两种形式。总之,不论是支护结构的多样性还是支护形式的丰富都是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的,在施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深基坑施工重点基坑监测方法
        2.1利用远程信息平台技术
        将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监测数据导入到远程信息平台中,对基坑工程施工开挖进度及变形历程进行可视化动态显示,内容包含时程位移曲线分析和深度位移曲线分析。

基坑监测的预警限值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监测单位根据相关规范并结合基坑开挖深度、周边地表环境特点进行设定,包括总量控制和增量控制,基坑及支护结构报警值应根据土质特征,设计结果及工程经验等因素确定;当无工程经验时,可根据土质特征、设计结果按监测项目控制值的70%确定;系统根据预设的限值,自动生成并发布黄、橙、红三级预报警事件,做到“提醒-处置-控制-消除”报警事件闭环管理。监测工作采取“现场监测——数据处理——变形控制——监测验证”的基坑信息化施工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改进相关施工技术措施,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和节约有效的时间。通过可视化管理,用户可以方便的访问监测数据,对超出预警限值的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实现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双重标记和跟踪预测,自动生成基坑开挖变形历程和时程曲线,并结合预报警限值自动实时快速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有利于施工单位人员和建设单位人员及时做出正确的工程决策。
        2.2沉降监测
        (1)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在进行沉降量监测时,所采用的主要监测方法为利用水准仪实行几何水准测量,为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通过调整水准网络的方式,将其形成闭合状态,根据相关的沉降监测标准构建水准网,并且结合变形量的测量规范得出相关的监测数据。(2)沉降监测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为确保沉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沉降监测的全过程均需要对监测仪器和相关的附件运行状态进行检验,确保仪器运行的可靠性,保障所得出的监测结果符合实际要求;监测过程中,应尽量保障监测条件的一致性,除气候因素外,其他条件基本可保持一致,此种监测方式可保障所得出的测量精度均在同一层面上;对监测条件进行处理,确保为沉降监测作业提供可靠的监测条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借助监测仪器进行沉降量监测时,需要将监测仪器取出后,静置一段时间,当其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时再进行具体的监测工作。
        2.3合理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应关注该项目基坑的开挖深度及地下水位和周边建筑管线等,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支护结构施工方案。首先,需要提前对基坑内地下水位进行抽水降位,再构建深基坑支护结构,以此制定深基坑开挖方案。其次,要根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不同特性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应急方案。最后,要全方位了解和掌控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和建筑基础施工的实际需求相符。
        2.4加大变形监测的工作力度
        应结合相关的施工规章制度,以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进行合理的变形监测工作,加大监测力度,以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为后续施工建设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变形监测中涵盖多项内容,包括监测地下管线的变形程度、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及边坡的情况、基坑结构是否稳固等。观测基坑水平位移工作,应在基坑开挖之前展开,从中选定最开始的数值,再根据建筑基础施工的具体情况观测基坑开挖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
        3结语
        对于监测点的确定与设置应采取有效的埋设手段,使其基准点得到有效定位,此种作业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对中误差。此外,进行监测数据获取之后,可通过平差计算的方式,获得被监测区域的变形量信息和沉降量信息。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变形量和沉降量的监测可有效提升深基坑施工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宇.浅析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7).
        [2]李集亮.深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以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深基坑监测项目为例[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2):120-121.
        [3]周斌麟,张南文,詹毅.浅议城市环境下基坑工程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265.
        [4]黄晓程,余地华,张松波.大型深基坑施工内控集约化监测点布设研究[J].施工技术,2020(1):40-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