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质监测中CODCr与TOC相关性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丁丹丹1 李倩1
[导读] 通过对黄河高村、孙口、泺口断面不同含沙量级的水体样本进行实验分析
        丁丹丹1  李倩1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通过对黄河高村、孙口、泺口断面不同含沙量级的水体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对黄河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和总有机碳(TOC)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黄河水体中CODCr和TOC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CODCr  TOC  相关性    
1前 言
水生态监测保护工作历来是黄河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沿黄各地人民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幸福河的建设离不开水环境水生态的开发保护和治理,作为水环境水生态基础研究的水质监测的作用更加突出。
对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的评价,国内多采用CODCr(化学需氧量)作为指标,由于实验方法本身的限制,不能准确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其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且TOC在线仪器对水样氧化比较彻底,操作和维护简便,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够满足连续在线监测的实际需要。通常,在水样中有机物成分稳定的情况下,其TOC与COD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当确定相关系数后, 也可将水体中的TOC换算成COD。
        本项目即通过对黄河高村、孙口、泺口断面不同含沙量级的水体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对CODCr和TOC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用最小二乘法对CODCr和TOC进行线性回归,并做相关性检验。通过建立CODCr和TOC的数学关系模型进行TOC和CODCr的转换,进而提高有机污染应急监测效率。
2  COD实验部分
CODCr采用GB/T11914  1989《水质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
CODCr(O2mg/L)=[(V0-V1)×C×8×1000]/V2
式中:V0-空白消耗硫酸亚铁氨量(ml)
V1-水样消耗硫酸亚铁氨量(ml)
V2-水样体积(ml)
C-硫酸亚铁氨的浓度(mol/L)
8-氧(1/2,O)摩尔质量(g/mol)
2.2 总有机碳
本试验采用日本岛津TOC-VCPH/CPN总有机碳分析仪,铂催化剂,总碳燃烧管温度为680℃,采用磷酸消解,载气(零级空气)流量为100ml/min,环境温度10-35℃,分析时间14min,仪器测定范围:IC 0.2mg/L-2500 mg/L,TC 0.2mg/L-3000 mg/L。采用直接法(NPOC法),酸添加量在1.5%时,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测试结果较为接近真实值。
2.3 CODCr与COD实验数据分析
设有机物的通式为CmHnOL,有机物耗氧的量(浓度)为CODA,无机物耗氧的量(浓度)为CODB,则COD=CODA+CODB。水中有机物在纯氧、催化剂作用下充分氧化,测定CO2含量(以碳计)来反应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其反应式为:

试验选取黄河山东境内高村、孙口、泺口三个断面为代表性采样监测点,按照含沙量小于10kg/m3和含沙量大于10kg/m3各试验10组,测定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表5、表6。
表4  孙口 含沙量大于10kg/m3


3 TOC和COD值的回归分析
3.1 高村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TOC和COD值进行回归分析,
含沙量小于10kg/m3时,二者关系式近似为:y = 1.0417x + 7.0027   R2 = 0.5804     R = 0.7618
含沙量大于10kg/m3时,二者关系式近似为:y = 2.173x +1.9042    R2 = 0.4949    R = 0.7035
3.2孙口
含沙量小于10kg/m3时,二者关系式近似为:y =2.6702x + 0.2415   R2 = 0.9078        R = 0.9528
含沙量大于10kg/m3时,二者关系式近似为:y =3.1228x -1.6701    R2 = 0.6721        R = 0.8198
3.3泺口
含沙量小于10kg/m3时,二者关系式近似为:y = 1.2934x + 6.1679   R2 = 0.9469        R = 0.9731
含沙量大于10kg/m3时,二者关系式近似为:y = 0.3369x + 0.2895   R2 = 0.6993        R = 0.8362
4 回归直线精密度分析
        为建立评定方程可靠性的指标,用剩余标准差SE描述回归直线的精密度,以对y做近似的区间估计。

高村:当含沙量大于10kg/m3时,SE=0.637,当含沙量小于10kg/m3时,SE=0.441。
孙口:当含沙量大于10kg/m3时,SE=0.462,当含沙量小于10kg/m3时,SE=0.195。
泺口:当含沙量大于10kg/m3时,SE=0.524,当含沙量小于10kg/m3时,SE=0.274。
5 COD值的区间估算
    在测量范围内的每个x值,根据统计原理,高村有89.7%的y值落在两条平行线y1和y2之间,孙口有90.1%的y值落在两条平行线y1和y2之间,泺口有92.3%的y值落在两条平行线y1和y2之间。即y1=bx+a+2SE,y2=bx+a-2SE,那么,对于高村断面来说,当含沙量大于10kg/m3时,COD值的区间范围应为:(2.173TOC+1.9042+1.274)~(2.173TOC+1.9042-1.274);当含沙量小于10kg/m3时,COD值的区间范围应为:(1.0417TOC+7.0027+0.882)~(1.0417TOC+7.0027-0.882);对于孙口断面来说,当含沙量大于10kg/m3时,COD值的区间范围应为:(3.1228TOC-1.6701+1.048)~(3.1228TOC-1.6701-1.048);当含沙量小于10kg/m3时,COD值的区间范围应为:(2.6702TOC+0.2415+0.39)~(2.6702TOC+0.2415-0.39);对于泺口断面来说,当含沙量大于10kg/m3时,COD值的区间范围应为:(0.3369TOC+0.2895+1.048)~(0.3369TOC+0.2895-1.048);当含沙量小于10kg/m3时,COD值的区间范围应为:(1.2934TOC+6.1679+0.548)~(1.2934TOC+6.1679-0.548)。
6 结 论
TOC与COD在理论上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二者的关系式为:。对于成分稳定的水体来说,Wo2、WC、n、L和CODx都有比较固定的值,但由于TOC与COD的氧化率差异很大,故具体的相关值要通过实验才能获得。COD和TOC的相关关系式不能用于所有的黄河水体,各个监测断面的水体成分不完全相同,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实验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实践证明,TOC测定快速、准确、不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通过其含量推算COD含量,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精度,降低工作强度,并在有机污染应急监测中充分发挥优势。
参考文献
[1] 汪志国,齐文启.我国水环境标准中存在问题浅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6):25-28.
[2] GB 11914-8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S].
[3] 陈光,刘延良,孙崇光.水体中TOC与COD相关性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5,21(5):9-12.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徐建忠,吕战平,史承祯等. 石油化工污水COD与TOC相关性研究[J].山东环境,1998(2):4-5.
[6] 吴之庆. 总有机碳的测定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1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