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的地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顾鹏飞 胡闯峰
[导读] 为了促进区域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优化区域绿色建筑基础设施设计,
顾鹏飞                胡闯峰
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为了促进区域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优化区域绿色建筑基础设施设计,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区域建设生态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提出了基于        SWMM的区域绿色建筑基础设施优化设计方法,分析目前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和实践现状,利用        SWMM软件建立地理特征分析功能界面,结合非线性本征值和等效近似线性模型,对绿色建筑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建设效率进行评价计算。提出绿色建筑基础设规划原则,构建区域地域绿地建设的多层次技术框架体系,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优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SWMM;地域特征;绿色建筑;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TU20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鉴于我国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对绿色建筑基础设施的设计成为当前研究重点。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分区,无疑将成为中国建筑师创造绿色建筑的方向。建筑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适应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空间设计、材料运用和施工模式,这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优势[1]。地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优化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类: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具体的气候特征、地形、资源和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指技术经济水平、社会形态等[2]。当前,全球环境与气候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突破发展瓶颈,为改善地域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地域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等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基于        SWMM的区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优化设计,恢复地域原有生态特征,使地表径流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以        SWMM管理模型为基础,对地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进行设计,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进行优化。
1绿色建筑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很快,但对于区域绿色建筑的研究和案例还很少,我国在大规模建设绿色建筑时,不能采用成本较高的主动式技术[3]。我国的绿色建筑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科学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应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国外对绿色基础设施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绿色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法可以将地域环境自然地融入到建筑中,它的广泛应用首先体现在各类场地尺度的意义上。在当前的地域建设中,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在开发其它用地上牺牲绿地。其结果是相关部门参与不足,缺乏相关政策。作为地域基础设施的绿色基础设施,应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当地文化建设,加强公众参与。多层次地进行绿色建筑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是区域建设的基础,对地域建设和土地利用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我国研究和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时,不同规模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研究及其与地域规划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重要课题。
2地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评价算法
SWMM巨大的技术潜力使得复杂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统一一致,相互协调,快速而有效地进行客观的归纳、分析,以设计相关信息的直接反馈方式呈现设计信息,指导设计决策,大大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4]。利用        SWMM技术,能够迅速得到与建筑物有关的属性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注重地域设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SWMM软件平台可以直接获取气候特征数据和分析结果,其他地理特征也需要与之相关联。鉴于各种数据都比较开放,调查统计工作易于实施的社会环境,有必要在充分了解和关注土地面积性质的前提下,利用        SWMM软件建立地理特征分析功能界面。采用        SWMM技术平台,能及时、有效地提取施工决策信息,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施工质量,达到区域绿色建筑建设的目的[5]。
在考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本征值和等效近似线性模型,建立了绿色建筑地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长性指数序列。在施工过程中,最优地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指标嵌入尺寸        为,最优布局设为,施工模式复杂度为,为地域性绿色建筑基础设施的设计值,是设计过程中的正交矩阵,则计算可得:

根据其应用范围等因素,绿化建筑基础设施的主要技术措施可以分为场地、居住区、区域或流域等应用层面。通过笔者多年的研究工作,结合国外经验,总结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措施,可供不同尺度和条件下参考,绿色建筑基础设施设计条件如表1所示。
  基于上述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地域绿色建筑基础设施的设计,结合SWMM技术手段,实现地域绿色建筑基础设施的有效设计,达到投资少,维护成本低,有效保护地域环境的研究要求。
3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正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在地域范围内全面推广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效地控制地域雨洪涝,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加快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出基于SWMM的地域绿色建筑基础设施优化设计方法,保障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呈浩,        夏军强,        陈倩,等.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洪涝过程模拟及风险评估[J].        灾害学,        2018,        33(02):227-233.
[2]        朱培元,        傅春,        肖存艳.        基于SWMM的住宅区多LID措施雨水系统径流控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8,        36(03):10-13.
[3]        陈玉萍.        探讨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        建材与装饰,        2018(33):103-104.
[4]        张文慧,        仓诗建,        平若霖.        多功能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        工业设计,        2020(03):90-91.
[5]        刘磊,        梁安琪,        袁琳.        美国社区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策略研究[J].        建筑节能,        2018,        46(07):105-11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