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文成 王丹宇
[导读] 从古至今,房屋建筑一直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王文成   王丹宇
        连云港市锐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从古至今,房屋建筑一直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房屋建筑施工需要接受更多的挑战,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引言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能够给项目参与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与财产安全提供充足保障,避免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多样化因素影响,保质保量按施工进度安排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目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仍旧存在着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效率和成果,亟待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重要性
        1.1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的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房屋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周期较长,而且当前很多房屋建筑都是高层建筑项目,因此不可控因素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较大。加强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施工单位经济损失。维护建筑单位的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
        1.2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规范的贯彻质量安全控制,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施工安全控制技术,需要施工单位将质量管控的关键点放置在操作现场。同时还得降低或消除在施工地点的无效操作,优化人、物、在操作地点的关联状态,减少施工材料的使用,节约成本。
        1.3提高社会稳定性
        质量安全达标的房屋建筑,能够为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既说明政府能够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当地政府的政绩,又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可靠性,增加人们的安全感以及对政府和建筑企业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
        2.1未充分考虑自然因素
        一些建筑企业在工程设计阶段和现场施工环节,未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没有健全完善的技术规范,相关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工程实地环境条件监测、施工考察工作,难以明确施工地点的天气影响、水文环境影响、地质条件影响,无法做出对应的防范或施工对策。这种情况下,容易由于地质条件影响造成建筑施工或者使用过程发生地基塌陷现象等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建设水平,给工程埋下了诸多质量安全隐患。
        2.2技术因素
        保障并增强操作安全系数也都和施工环节中的参与人员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细小的部分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重大隐患的形成,所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参与人员的技术与专业知识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的同时增强其专业性,更可以表现当代安全维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3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不足
        部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施工单位没有组织岗前系统培训,导致现场施工作业频繁出现工序混乱、不按照图纸施工、操作随意等现象,难以保证施工工艺水平满足建筑建设图纸要求,加大了突发安全事故的几率,特别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进一步埋下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相关材料、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足,在采购前未明确采购标准,对国家现行建筑相关标准掌握不清,盲目降低成本,导致材料和机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不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引起工期推迟,给施工质量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令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和建设品质大打折扣。
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安全以及进度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在事前对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现场的准备工作进行管理,在事中对施工技术、现场安全等进行监督审查之外,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尤其是隐蔽工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修改和调整措施,以免后续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进行验收的时候由于质量问题而返工,最后在施工之后需要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和评定,此时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对于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完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比较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有许多。因此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务必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在施工现场,规定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等。另外,对用电的安全性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规定,在用电时,务必要满足三基配电、两级保护的标准,进一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提高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目前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通过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升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其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提升监管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人员的相关职责和责任,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来进行施工过程监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管理机制,将各项管控指标和流程制度化,真正做到分阶段、分项目、有主次、有目的的监管。
        3.4加强对施工中的安全监督
        现代建筑管理方法要求安全控制必须采用全面完整和全过程的管理方法,第一需要成立人事管理方案,按照施工规模大小安排现场安全管理员,现场安全工作人员有暂停操作的权力,再者,还得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环节上,做到定时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会议,对危险的行为进行警告。因此必须有监督评估机制,也是最重要的机制,评估必须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监督者的监督下才能最有效。要想拥有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涉及人员监督和建设项目建设监督的完善,如果安全监督工作能够做好,不仅可以使工程施工质量更高,更安全,而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对工程项目建设有很大的好处。
        3.5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职能
        监理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是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道保护屏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监理的职能。监理单位要明确自身监管职责,切实做好监督旁站等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要进行及时、准确统计及通报,并在一定时间内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确保整改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同时,对于监理人员要进行明确的责任界定,根据人员的不同能力及专业技术素养,分派到不同的项目,避免出现人员一次兼任多个项目的情况。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用到防水、混凝土、电力接地以及土建施工等多种施工技术,技术的选用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面对施工过程中材料与设备选用不当、人员监管不力等问题,应当严格按照各种管理程序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杜绝各种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罗慧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48-149.
[2]孙建鑫.简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0(15):146.
[3]余锡.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思考[J].居舍,2019(23):41.
[4]丁梦薇,周游,刘尚丽,冯杨.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J].居舍,2019(08):37.
[5]王昕.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