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等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常见病害 及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王勃 郭彭辉
[导读] 摘要:为确保运营桥梁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桥梁寿命,该文根据桥梁各组成结构的部位与检查要点,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某等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进行损伤测定与评估,阐述了此类桥型常见的病害并对其成因进行系统分析。
        中交二公局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9
        摘要:为确保运营桥梁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桥梁寿命,该文根据桥梁各组成结构的部位与检查要点,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某等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进行损伤测定与评估,阐述了此类桥型常见的病害并对其成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技术评定为4类,已对桥梁的结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主梁多处出现结构裂缝,下部结构开裂及支座变形严重,附属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建议对该类桥梁采取补强、修复、更换支座等措施,以满足结构承载力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连续箱梁桥;小曲线半径;常见病害;成因分析
        引言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数量已经超过80万座。由于我国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以及桥梁长期服役期间的自然老化,已有较多桥梁存在设计荷载标准低,承载力不足,桥宽不够,桥梁构件破坏严重等现象,因此这些桥梁技术状况相对较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1]。桥梁在交通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耐久性不足造成结构劣化的现象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问题,桥梁的养护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我国在役桥梁中,尤其是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技术成熟,受力明确,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数量较多,箱形截面由于其抗扭刚度大,抵抗正负弯矩等特点在连续梁桥上“物尽其用”。桥梁病害多发生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影响结构寿命,阻碍连续箱梁桥的发展,也使得对该类桥型在运营期间检修加固的研究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桥梁常见病害与养护管理方面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贺栓海等[3]提出了用粘结钢板的方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根据有关试验结果,提出正截面强度、接触面应力的分析方法并用于设计中。牛彩红[4]系统阐述了公路桥梁伸缩缝常见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王健[5]等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车辙病害的调查数据,运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得出流变型车辙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材料抗剪强度不足导致的。张翼强等[6]进行了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耐久性病害和裂缝病害分析,提出相应的病害预防治理措施。通过橡胶支座的整改方法[7]、采用碳纤维布的加固技术[8-10]或对高速公路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设施的典型病害进行分析,对其维修和日常养护管理提出建议[11-13]。
        综上所述,既有文献对钢筋混凝土在役梁式桥常见病害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部分加固措施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的方法若使用不当还会导致不良后果。故针对某等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特别是小曲线半径梁,系统阐述了该类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设施典型病害并对成因进行分析,采用合理支座形式,为同类桥梁的运营养护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1工程概况
        某桥梁跨径组成为7×18m。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等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均为1.2m。横断面为双箱截面,左右幅均为单箱单室直腹板箱型截面中间设1米的现浇段,上设置中央防撞护栏。箱梁均采用C40混凝土。下部结构为柱式桥墩,肋板台。桥面为10cm厚水泥混凝土铺装。该桥于1999年11月建成通车。设计荷载为汽—超20级,挂-120,桥面净宽为18.5m=0.5m(护栏)+8.25m(行车道)+1.0m(中央分隔带)+8.25m(行车道)+0.5m(护栏)。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桥墩台编号为0号~7号,其中,0号桥台为肋板式桥台,下设4根φ120的钻孔灌注桩。1号~6号墩均为双柱式桥墩(左、右幅桥各一根),墩柱直径为1.3m,高8.693~11.128m;7号墩为四柱式桥墩(左右幅均为双柱),内侧墩高为11.711m,外侧墩高为11.634m。桥墩桩基均采用150cm的钻孔灌注桩。1号~6号采用QZ-5000GD支座,桥台及7号墩采用D350×66四氟板支座。桥台伸缩缝处采用GDF—MZL—80型伸缩缝。
        2病害调查
        检测单位对该桥进行外观检查,发现主梁底板、翼缘板、腹板均存在多道裂缝,且主梁底板、翼缘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均处于结构受力的典型位置;桥墩墩柱顶部环向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0.51mm;部分支座发生剪切变形,已经失去使用功能。桥面铺装、伸缩缝、护栏、泄水管等附属构造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荷载试验及结构承载能力评定,该桥的技术状况等级为4类,已对桥梁的结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的要求,需要对桥梁进行加固、维修。
        1 主梁
        (1)箱梁各个部位均出现裂缝:底板横向贯通裂缝密集,最大缝宽0.27mm;墩顶位置处翼缘板下缘横向开裂,最大缝宽为0.28mm;腹板的竖向裂缝,最大缝宽为0.43mm。
        (2)箱梁梁底多处混凝土破损,钢筋外露并锈蚀;箱梁翼缘板渗水,并伴有水渍。
        2 支座
        梁底预埋钢板锈蚀严重,支座钢构件锈蚀,杂物堆积。橡胶支座剪切变形严重,失去正常的使用功能。
        3 下部结构
        (1)1-1墩柱、4-1墩柱、6-2墩柱均有1条环向裂缝,1-2墩柱有2条环向裂缝,宽度范围在0.18~0.51mm,缝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态。
        (2)0号桥台左、右台帽出现水渍、混凝土蜂窝麻面、右侧抗震挡块断裂等病害。


        4 附属构造
        (1)桥面铺装30%面积磨光露骨,其上布满坑洞,其中个别较大较深;接缝处铺装层混凝土均微剥破损。
        (2)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出现横向贯通裂缝,伸缩缝破损,内沉积物堵塞、失效。
        (3)钢栏杆有两处损坏,护栏局部混凝土蜂窝麻面、剥落、裂缝、露筋锈蚀,其中中间护栏混凝土剥落、露筋锈蚀较严重。
        (4)泄水孔杂物堵塞;泄水孔水篦子缺失;泄水管生锈。
        3 病害分析
        根据桥梁病害的分布情况,对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原因在于:
        (1)箱梁底板横向裂缝由跨中向桥跨两端由密到疏分布规律,部分裂缝延伸至箱梁腹板。墩顶部位翼缘板下缘的横向开裂,这种裂缝都是由于跨中底板下缘,支点处顶板上缘拉应力过大而产生。根据现状计算结果表明第一联箱梁的抗弯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支点处计算裂缝最大宽度为0.22mm,跨中处计算裂缝的最大宽度为0.23mm,与实际检测到的箱梁裂缝宽度较为吻合,可以推断该种裂缝属于受力裂缝。
        (2)由于第一联平面位于R=150 米的缓和曲线上,中间墩采用独柱墩(单幅桥梁),固定支座,桥墩类似两端固端约束的杆件,在外荷载的作用下,支座不允许其正常变位,导致墩柱的纵、横向弯矩过大,从而使墩柱顶产生水平裂缝。墩柱的水平开裂是由于独柱墩采用固定支座所致。
        (3)对于小半径曲线桥梁,支座布置形式通常采用以下布置形式:①全部采用抗扭支承;②两端设抗扭支承,中间设置单向铰支承;③两端设抗扭支承,中间为单向铰支承或抗扭支承;该桥在联端采用四氟滑板支座,中间墩均采用固定球形支座,此种支座布置形式不同于常规设计,而本桥下部结构为柔性墩柱,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上、下部结构的纵、横向位移均较大,支座与上、下部结构变位不协调,导致支座发生剪切变形的现象严重。
        4小结
        (1)基于外观检测和耐久性评定,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的各个部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结构的力学性能劣化,承载能力不足,耐久性降低,已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2)位于曲线半径较小的线形上的桥梁,墩柱顶端出现了较多的水平裂缝,表明未充分考虑曲线梁桥的弯扭耦合作用,选取合理的桥面宽度与支撑形式,能有效的释放由于自重与活载偏载产生的组合扭矩作用。
        (3)主梁运营期间出现较多结构裂缝,裂缝分布符合结构力学特征,设计时要考虑城市桥梁活载日益加重的因素,相应部位的抗裂性冗余度要富裕。对桥梁定期进行外观检测,加强养护与维修,符合桥梁长寿命安全运营理念。
        参考文献
        [1]祁德秀. 公路梁桥病害原因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 [D]; 长安大学, 2016.
        [2]刘秋阳. 南通地区中小桥梁病害分析及其耐久性评估方法研究 [D]; 东南大学, 2015.
        [3]贺拴海, 宋一凡, 彭多善.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分析研究 [J].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2000, 02): 38-41.
        [4]牛彩红. 公路桥梁伸缩缝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养护管理措施 [J]. 智能城市, 2020, 6(01): 155-6.
        [5]王健, 毕玉峰, 张宏超. 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车辙病害分析与预估 [J]. 公路工程, 2018, 43(02): 229-33+69.
        [6]张翼强, 陈建波. 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及治理方法分析 [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12): 123.
        [7]苏南. 公路桥梁橡胶支座应用及常见病害分析 [J]. 福建交通科技, 2020, 03): 120-1+41.
        [8]吴察微, 王泽锋. 碳纤维布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J]. 中外公路, 2004, 01): 90-2.
        [9]黄建强. 公路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与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 10(01): 46-9.
        [10]田志超. 市政桥梁常见病害分析及相应的加固设计要点探讨; proceedings of the 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 中国陕西西安, F, 2020 [C].
        [11]武晓琳. 高速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及养护措施分析 [J]. 交通世界, 2016, 03): 86-7.
        [12]杜建. 高速公路桥梁典型病害统计与成因分析 [J]. 江西建材, 2019, 05): 33-4.
        [13]严工兵.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检测及加固措施分析 [J]. 交通企业管理, 2017, 32(05): 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