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湖北省应城市 432400
摘要: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多数疾病在治疗中,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诊治,且疗效显著,对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而手术室作为疾病治疗的主要场所,其的护理安全性直接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但在手术室实际护理中,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因此,本文就以手术室安全护理研安的现状展开综述,为今后的手术室安全护理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护理;现状;进展
手术室是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同时其也是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因涉及的内容、情况较多,且较广,再加上在手术治疗中,如患者病情较严重,会增加不安全事件发生几率[1]。随着医疗与护理水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环节、内容也有了相应的改变。手术室为了提升安全性,在护理中配合了安全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实际过程中,手术室安全性仍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风险事件,影响手术疗效与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针对手术室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策略展开探究,现阐述如下。
1手术室安全护理现状
在以往的手术室护理中,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现作如下分析:
手术室护理工作,只局限于手术室内,护理工作多以手术为中心,并在手术过程中只进行配合与辅助,如仪器的准备、检查、药物检查、麻醉监护等。
在手术护理中,主要与医生进行衔接,与患者的接触较少,多数时会忽略患者的心理、生理等需求。
手术室护理工作,没有与病房护理连接,多数出现护理脱节现象,导致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新型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临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有了更多的要求。手术室的安全护理,从以往的基础护理,已走向的专科护理需求中,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患者的手术安全,且在每个环节中,均可以体现出护理安全[3],并在护理中以配合医生手术操作为基础,积极参与手术;通过与医生的交流,及时将患者的实际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手术医生,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保证手术安全性。
2手术室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影响手术室安全的因素较多,如患者的不良心理、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疼痛感、导管的刺激等,现对以上因素,做如下分析。
患者的不良心理:部分手术患者因其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再加上病痛的折磨,或是突然发病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因素,如焦虑、恐惧等,且多数患者因对手术缺少客观地了解,怀疑手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对预后产生担心,害怕术后疼痛感与死亡,影响手术安全性。此外,部分患者会担心手术会增加家庭负担,如截肢患者,会担心失去肢体后增加家庭与自己的负担,乳腺癌患者会担心术后形体上的美观,从而影响手术安全性[4]。另外,患者发病到院后,因医院陌生的环境,易出现孤单心理,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环境因素:患者来到陌生的环境,因周围环境、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操作中的不良事件等的影响,均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使机体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此外,手术室温度与湿度的不适,会使患者出现不适感,影响手术安全性。
手术体位:在手术开展前,需要先进行麻醉,麻醉后患者会失去部分或是全部的知觉,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保护性的反射能力会减弱,失去自主调节能力,如此时患者的手术体位不当,术中肢体会受手术的影响,出现牵拉与受压状态,从而引发压疮、血管及神经损伤等,甚至还会对患者的循环功能、呼吸状态产生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手术安全性[5]。
疼痛:术后麻醉药作用逐渐消失后,如没有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后镇痛处理,或是应用大剂量的阿片药物,会增加切口的疼痛感。如进行胸腹手术者,因创伤较大,术后疼痛感较重,患者会出现无法忍受的疼痛感。再加上静脉穿刺、留置胃管、尿管等,均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的疼痛感,从而影响手术安全性。
导管的刺激:对于部分患者来讲,气管导管会刺激咽喉、气管等,咽部还会出现明显的吞咽不适感、异物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耐受现象,特别是在气管实施吸痰护理,刺激感较为明显。
3手术室安全护理措施探究
3.1术前手术室护理
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护理,主动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与患者交流,介绍相关情况,让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与内向患者做好强化沟通,提升治疗依从性。提前向患者普及术前禁水、禁食的时间,指导相应的体位。
3.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采用肢体语言与眼神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室环境。在手术开展前,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的核实,如姓名、年龄、手术部位、床号、麻醉方法等,术前准备好相应的手术仪器与设备,如急救药品、电刀、氧气、止血设备等。术前半小时,调整好手术室的温度、湿度,使其可以保持在适宜的状态下。要求其它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安静,操作要轻柔[6]。提前向患者说明麻醉的重要性、目的,指导最佳手术配合方法。
3.3身体护理
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观察,如有必要,口唇部用湿棉浸润,用温柔的语言对患者加以鼓励,指导其自身感受表达方式。手术后,在导管留置时,操作要规范、准确,争取一次性留置成功,以此来减少并发症。术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加以监测与观察,并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开展注意力转移护理,预防压疮。再次对患者做好保暖护理。
3.4无菌护理
手术室对无菌要求较高,同时无菌也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的关键环节。故于手术室护理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戴好帽子与口罩、穿好无菌衣。各类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自身的护理职责,如无菌物被污染,需要及时更换。
3.5心理护理
在护理中,需要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情况、接受程度等因素,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疏导,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需求,给予一定的精神与心理安慰,帮助提升治疗信心,提升患者信任感与理解,提高治疗疗从性[7]。
3.6术后护理
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台仪器做好记录,对术区做好消毒。之后将患者安全送到病房,对引流管与尿管做好固定处理,保持导管通畅。帮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动作要轻柔,减轻疼痛感。
结束语:
手术室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术后康复效果。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将其作为出发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手术室强化护理等,提升患者信任感,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与关爱,有效减少手术室并发症发生几率,缓解不良心理的同时提升手术依从性与配合度,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辅助提升治疗与康复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平.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开展现状综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1):197.
[2]郝莉君.探究手术室安全护理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33-34.
[3]周秀娟.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9):2317-2320.
[4]覃红梅.手术室安全护理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3):180-181.
[5]应红梅.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0):118.
[6]高莉梅,陈熙.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认知的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04):611-613.
[7]陈熙,马卫青,许越巍,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现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