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作出变革,而通过内部制度的优化完善推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因而本文主要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核算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影响;会计要素
1 引言
做好国家投入的监管和核算是提升资金运用效率的重要基础,因而在实际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将更加需要注重对资金的监管和调度控制力度,进而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的管理水平。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于原会计制度更加具有运用上的便利性以及完善性,为构建事业单位完善的财会体系奠定良好基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于实际的发展需求而作出变革优化,以此更好地提升核算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以下将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生的变化进行影响分析。
2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内容
2.1 改变了会计主体和会计要素
传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而使其在会计 核算的过程中将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混淆起来,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加明确地将其中的资产信息、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划分,以此更好地推动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进而提升会计工作的有序性。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的内容集中在资金预算上,这将难以精准地反映实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由此将不再适应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因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的内容回归到内部经济业务上,提升财务核算事业管理的全面性,由此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的整体效率。
2.2 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内容
原会计制度在政府补贴以及非财政补助方面没有设定明确的结余核算界限,而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基于就会计制度中的不足进行了完善,其中增加了政府收支、国库集中支付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在将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划分核算的情况下,也将会计核算与国家财经法规实现了动态衔接,进而推动事业单位资金核算的精细化以及独立性的确立。
2.3 改变了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
传统的核算方式主要以固定资产账户账面核算为主,由此将导致固定资产在核算的过程中出现精准度不高的现象,而新会计制度将原有的固定基金科目进行了删除,同时将计提折旧中的非流动性资金也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冲减,消除了支出的份额。在此基础上,新会计制度还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融入到会计项目中,进而实现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的变革。
2.4 变革了财务报表体系
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尚未构建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使得原有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不完整的现象,因而为了使得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契合新时代的会计核算惯例,新会计制度在原有的财务报表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加入了会计报表和附注,使得年度内财政资金补助的收支情况以及结余情况得到更完整的呈现,为健全事业单位财会系统奠定良好基础保障。
3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
尽管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制度作出了优化和修正,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但其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得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以下将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分析:
3.1 与资产清查清理脱节
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存放以及管理主要由二级单位打理,在此期间极易存在资产盘查实时性不强、资产流失的现象,进而导致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将存在资产清查清理脱节的现象。除此之外,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在与二级单位对接的过程中将会对存在报账出错以及责任心较弱的现象。
事业单位与二级单位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质量控制意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账目的核算上将会出现逐年累挂、账目混乱的现象,对于其中存在模糊性的账目尚未得到及时催收,进而导致呆坏账现象的出现,造成国有资产减值或流失的后果。
3.2 内部监督出现盲区
二级单位的分散程度相对较高,因而在施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会计人员实际上也由于地理距离而独立于二级单位,由此将导致会计核算中心对二级单位提供单据的真实性难以进行考核,进而也将难以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除此之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取消了二级单位的会计职责,以此使得各个区域的经济业务活动以及资金流动情况难以得到监管,进而将导致区域出现虚假交易、贪污受贿等违纪行为出现。
3.3 集中管理压力大
事业单位在面对大量的报账上将会面临较大的集中管理压力,主要原因就在二级单位一般以周为时间单位进行账目结报,同时事业单位与二级单位相距较远,在统一的时间节点进行结报,将使得审核的时间周期增长,同时在等待时间上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在此结报基础上将会使得账目出现隔夜处理的情况,进而将增加集中管理的压力。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标准,使得财务制度执行标准与开支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由此将使得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增加难度。比如备用金的核算上,核算中心主要以资金的需求量、业务量以及任务量进行备用金的核定,但实际支出却经常出现超出核定范围的现象,进而将导致超出范围的开支难以进行优化处理.另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依然建立在收付实现制为主的基础上,使得部分业务在 核算的过程中难以将当期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反映出来,进而将增加经济业务核算的整体难度。
4 事业单位应用新会计政策的思考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立以及推广需要做好新旧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以此更好地基于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做好内部经济核算工作,以下将对其优化路径进行探讨。
第一,需要完善内部核算监管体制。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背景下,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通过在内部部门之间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以此将内部核算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同时还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核算的质量,以此更好地提高财务报表的正确性。由于内部核算工作人员的核算的成果将直接对事业单位管理层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因而就需要通过有效地监督,减少其中存在的不合理行为,进而推动事业单位平稳发展。
第二,需要加强人才引进与信息化建设。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背景下的各项核算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人才引进以及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由此更好地提高其核算的质量水平。在实际核算过程中,还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财务管理软件等信息技术实现核算和内控效率的提升,进而提升核算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第三,需要与时代接轨,研究新政。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高效核算工作,需要核算工作人员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新政进行研究和学习,进而更好地对事业单位核算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基于当前的时代形势对核算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使得核算工作能够按照新政全面落实。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是基于传统的会计制度进行缺陷的改进,以此以更加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管理方式推动会计核算工作,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以及税务体系建立得到良好的基础保障,进而推动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深化变革。
参考文献:
[1]魏文竹.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J]. 商,2013(18):126.
[2]杨旭庆. 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49-50.
[3]张建英.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J]. 时代金融,2015(32):170+175.
[4]陈志瑛.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合问题研究[J]. 会计师,2015(1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