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带动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本文通过对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性举措,探讨土木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得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得以保障。
关键词:质量控制;土木工程;混凝土
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环节,其中不仅包括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还包括对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相关监理单位也需要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标准,进而为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1混凝土配置
混凝土的配料有添加剂、水、水泥等。在实际施工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方案,选择性能合适和型号相当的水泥,并保证水泥量的充足。作为混凝土重要的组成部分,骨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求施工人员对鼓骨料的含量和颗粒大小等进行有效考察;如果是细骨料,就需要检查其细度模数,测定混凝土中的含泥量。在实际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求尽量使用洁净度高的饮用水,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耐腐蚀性。禁止使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添加剂之前,要先进行测试处理,检查添加剂是否能够和混凝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并科学配置用量。
1.2混凝土拌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拌和技术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拌和流程一旦不规范,或者是相应的技术没有达到既定标准,就难以保障后期的质量。基于此,在实际拌和之前,技术人员要先进行试拌,即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混凝土配比,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测试,在达到质量合格标准之后,就可以确定最终的拌和流程和各项骨料的配比。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样品受到影响,因此在试拌和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拌和环境,防止扬尘或污水等出现在施工现场中,保证所出具的数据符合标准和要求。
1.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环节对于建筑施工来讲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应该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的时间。因为一旦运输的时间过长,混凝土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就可能会出现硬度变强的情况,影响其使用效率。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从拌和应用的时间。如果需要长时间运输,在条件允许的话,运输过程中要使用滚筒对混凝土进行不停的搅拌,以防止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1.4浇筑阶段
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阶段中,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进行浇筑混凝土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首先明确模板的标高及尺寸,使混凝土的浇筑强度能够得到保障,随后对各种浇筑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查,从而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得到保障,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要求。
1.5振捣施工
为进一步保证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通过连续浇筑法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更多的裂缝,而如果由于某些意外状况的发生,无法做到连续浇筑,则应该首先检查初步凝固的混凝土,在浇筑下部的混凝土施工阶段前,进行详细的数据调查,随后确定最终的浇筑时间,以防止混凝土重复浇筑事件的发生,而混凝土浇筑后的振捣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及施工强度,相关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的采用振动棒对其进行专业的振动操作,避免由于混凝土中存在较大的气泡从而对混凝土密实度造成影响。
2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2.1全面贯彻质量管理目标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设定上,需要设计切实可靠的目标方案,而管理人员则需要保证质量目标的顺利落实。利用灵活的监管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质量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便是规划好质量管理措施、设定好管理工作范畴、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等。之后将质量目标与各施工部门的责任进行结合,在确保各施工部门协调作业的同时为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在管理工作开展阶段,需要通过责任制度的实施来提高施工部门的积极性,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筑企业需要单独建立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开展进度及相关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若发现某个环节的施工作业与质量目标“脱节”,则需要及时分析其原因,制定合理的补救措施。还需要落实奖惩机制,通过奖励与惩罚来规范人员操作,让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都能主动遵守施工管理标准,积极配合管理工作,使建筑施工能够有序化开展。
2.2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控制
首先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养护责任制度,将养护的责任分配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使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养护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中。尤其是在混凝土的早期养护阶段,施工单位应当合理的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负责,使混凝土能够一直处于较为湿润的状态,而混凝土的整体养护时间则需要能够使混凝土硬化,以及强度增长的需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国家规定及相关设计的实际要求。其次,要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和冬季的施工制定一个情况相对应的养护措施,除较为常见的,为保证浇筑混凝土能够充分水化反应而加强保湿的养护方案外,还要针对某些大体积的混凝土考虑到埋下冷凝管对其进行循环降温,或是降低混凝土浇筑水化热,满足这些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和表面的温度不宜超过20℃的条件。在冬季施工则要注意对混凝土实体实施一些科学合理的保温措施,以此来防止混凝土被冻胀而损坏。对于入模后的混凝土应当进行实时的测温,在混凝土板的中心位置插入测温计,并且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工作,倘若发现不在控制范围内的数据则应当第一时间向项目部进行汇报。
2.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
第一,施工单位要建立起适合企业内部和施工现场的培训流程,针对混凝土施工要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工作人员能全面掌握混凝土制作工艺以及流程,以更规范的标准进行施工操作,第二,要注意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分配任务,确认施工目标和方向,并在施工中进行监管,定期召开生产会议进行工作总结,纠正施工问题,促使施工人员牢牢掌握并合理控制搅拌顺序、振捣时间、浇筑厚度等重点施工内容,并注意考核评价管理,避免因操作问题导致开裂、麻面等质量问题,使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在全国的城镇地区大肆兴起,可以明显地看出土建工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其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自然引起了广大同行和社会人士的关注,鉴于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自身特性,混凝土结构既在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考虑到这种复杂情况,为了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严格执行标准化混凝土土工施工工艺,并及时处理突发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并加强该施工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研究,促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在建筑行业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晋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建材,2020(5):72~73.
[2]孙振德.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93.
[3]曹策策.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2):2265.
[4]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GJ10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