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怡青宁
[导读] 摘要:林业工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目前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同仁市东山林场  青海  811300
        摘要:林业工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目前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切实优化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已经成为了林业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分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从而为我国林业工程的不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字: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工程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是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苗木成长的具体情况以及青海同仁的气候条件,不断优化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的技术水平,从而切实提高林木的实际成活率,有效提升林业工程的造林效果,使得林业工程能够切实发挥它的最大效能。
        一、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一)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是苗木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苗木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根据苗木的自身特性以及对环境的内在需求,充分考虑光照、水分以及营养对苗木生存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宜的育苗地。青海同仁地质地貌形似枫叶,东、西部山区地形起伏连绵,山峦重叠,中部为隆务河河谷地区,高矗的夏琼山和阿米德合隆山由南向北延伸,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在育苗的土壤选择上是很有优势的。如果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无法找到适宜的外界环境,那么工作人员也可以选择人工的方式,为苗木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为苗木的茁壮成长奠定夯实的基础[1]。
        (二)苗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在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发育状态良好的植株中选择完整健康的种子,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切实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有效提高苗木种子的实际成活率。除此之外,苗木种子的处理还包括消毒、浸泡以及催芽等,并且还要使得种子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从而为苗木种子出芽率的提升奠定夯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选择苗木种子的工作实践中,也要对当前的市场需求以及苗木的经济价值有一个综合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增加苗木培育的经济效益。
        (三)控制播种环节
        为了进一步优化苗木的生长状态,工作人员要正确了解苗木的内在特征以及青海同仁的气候变化,青海同仁属大陆性高原凉温、冷温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地区差异显著,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日照强,降水变率大,雨热同季,有冷温季和干湿季之分。根据气候变化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苗木育种,同时对苗木育种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肥力进行严密监测,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工辅助,进一步减少外界环境对苗木培育造成的不良影响[2]。
        (四)优化后期管理
        在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过程中,其后期管理对苗木的生长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林业部门必须对苗木的后期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开展林间除草、松土以及修剪工作,为苗木培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对于青海地区而言,工作人员还要切实做好林木的防冻和防风处理,在育苗地的表面铺设一层薄膜,并设置合理的防风设施减少强风对林木幼苗的折损,从而有效降低寒冷环境以及强风天气对苗木培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一)确定合理的造林规格
        林木工程的移植造林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这对林业部门的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首先,林业部门在移植造林的工作实际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苗木规格,其速生苗木的高度一般控制在3~6cm,小型乔木一般控制在40 cm,大型乔木一般控制在120 cm[3]。其次,工作人员要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对苗木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并保存适宜的主干结构和根系结构,进一步提高移植造林过程中苗木的成活率。最后,工作人员还要根据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移植密度,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在保证苗木茁壮成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林业育苗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完成移植造林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还要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使其能够切实满足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能量和水分消耗,为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二)预防病虫害
        病虫害问题是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工作人员不断加强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病虫害对移植造林形成的不良影响。首先,工作人员要结合林木生长的自身特性,对林木生长中的常见病虫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其次,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林木的生长发育进行严密全面的监控,及时发现林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从而将其扼杀在初期阶段,减少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最后,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林木中喷洒适宜浓度的乳油,同时不断加强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的合理运用,进一步减少移植造林中的病虫害问题,为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
        三、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进一步优化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林业部门必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林业部门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对当前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并不断增加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其次,林业部门也要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其能够自觉规范日常操作,及时发现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林木的实际成活率。
        (二)加强苗木的日常管理
        苗木生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不同的生长阶段有着不同的生长需求,因此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苗木的日常管理工作。首先,工作人员要为苗木的生长发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并根据苗木的生长状态以及生长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人为干预。其次,工作人员对于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深入个分析苗木变化的内在原因,及时清除已经患病的苗木植株,从而进一步降低病虫害对苗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林业部门还要结合苗木生长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苗木评价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苗木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一些非法分子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大面积的砍伐,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觉醒的现代社会,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林业部门要不断优化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从而为我国的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保清.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20):38-39.
        [2]王荣永,范冉月.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18):88-89.
        [3]张文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7):67-68.
        [4]谢湘生.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08):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