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还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下实现了社会的稳步发展,各个领域和行业要想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只有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定的竞争力,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是促进和支撑社会经济增长发展的重要产业,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必须要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水平和质量,才能推动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物联网技术下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展开分析探究。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
1电力物资仓储概述
1.1信息采集
条形码技术在参与电力物资管理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盘点等过程中,会出现效率较低、错误率偏高等问题。这类问题是由条形码自身易撕裂、不防污、易脱落、不能适应复杂环境等缺陷造成的。对于环境较复杂、程序繁杂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来说,条形码技术并不能完全胜任,同时也不能让电力物资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
1.2作业方式和流程
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直接影响着成本和效益。电力物资管理在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盘点等方面依旧存在无管控、不精确、不严格、不系统等现象。部分电力企业的统计分析和财务记账存在纯手工操作的现象。物资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在纯人力或者半人力的物资管理过程中,细节多、琐项多、效率低、错误率高,而且不能及时掌握全面的库存信息,决策者对固定资产、库存资金占有、日常消耗等都无法实时获得准确数据,精细化管控基本难以实现。电力物资的管理,更多是要面对日常琐碎的工作,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工作标准和规范规程都较高。电力物资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管控等一系列程序能够高效高质地一体化运转作业,是电力企业仓储管理需要达到的一项基本目标,高效、便捷、精准、智能的物资管理呼之欲出。
2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仓库基础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在部分企业在仓储管理这方面没有使用高科技的管理办法,还采用手工记录、人工采购及人工搬运等方法,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还易出现物资流通信息的疏漏现象,给管理工作造成干扰。一些电力企业虽然安装了自动化信息系统,但在仓储管理方面发挥的管理功能十分有限。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时代,仓库的资源管理同样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除此之外,仓库不合理的物资摆放,以及老旧的基础设备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使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益无法得到提升。
2.2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缺乏,配送能力薄弱
电力物资规模较大,种类较多,类型丰富,电力物资的这些特点都为其仓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目前在电力物资的仓库管理中,由于仓库管理中物资较多,类型复杂,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而导致物资管理的执行力度下降,配送能力薄弱,影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同时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不足,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与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不相适应,从而影响配送能力的提升,故此,加强对配送能力的提升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是其中的关键。
2.3管理制度落后
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包括物资采购、应用、储存等环节,这些环节互相影响,管理人员必须注意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为电力公司发展打好基础,但是,在电力物资仓库的管理中,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在进行仓库的管理中,管理人员的权责分配不明确,一旦出现管理问题容易导致推诿的现象,这样使得物资的标准化管理水平落后,影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由于仓储管理事务较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管理观念落后,导致在进行仓储的管理中,会出现一些管理问题,影响管理效率,故此,提高物资的标准化水平,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健全也是其中的重点。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
3.1仓储物资的信息化
电力企业如果想要实现物资的集约化管理,使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就应该在管理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物流调控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手段。RFID技术也是目前集约化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本文以此为例,研究该技术在集约化管理中的应用。传统的条形码虽然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在电力物资的仓储中,其不防污、不防潮等缺点使其不适合于仓储管理。相比普通条形码技术,RFID在信息读写上拥有批量处理、抗污耐用、读写距离长等优势。在仓储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可以对物资的流通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控,及时汇总仓库信息,使仓库的利用率得以提高。RFID标签主要分为动态载体标签和静态载体标签两种。动态载体标签是应用在包装箱、托盘、叉车等设备上,用于对打包的物资进行快速查询,对移动的车辆进行快速定位。静态载体标签则是应用在固定仓位处,包含了仓位的必要信息。通过在仓库内部部署带有安全策略的无线网络,为RFID手持终端提供网络支持服务,所有的仓库操作可通过手持终端(PDA)连接SAPWM模块进行操作,实现了操作的智能化、自动化。
3.2精益化管理需求
针对仓库出入库作业量大,需要建立货位、托盘、物品码等主数据的电子化管理,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物资存放、出入库及转储时精确到货位、托盘的管理,提高仓库管理员对存放物资的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满足仓储管理对效率及准确性的要求。随着大中型区域性仓库的建成,仓库管理员需要管理的仓库面积更大;同时,大量大尺寸物资堆放在室外仓库(堆场)。而ERP系统终端必须连接到有线内网环境,导致仓库管理员需要手工记录物资品类、规格型号或出入库信息,并频繁往返于仓库现场和ERP终端进行查询或业务处理。因此,亟需采用移动技术,实现仓库管理业务的移动办理或查询。自动化作业需求:由于仓库作业量大,仓库管理人员手工处理存在处理不及时,难以有力支撑、保障农配网建设项目对物资供应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物联网技术,并借助信息系统实现物资管理业务的自动或半自动化处理,提高仓库出入库、拣配等业务处理的效率和作业质量。
3.3建设目标
以仓储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契机,统筹仓库资源,规范仓储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新技术应用,形成库存信息共享、作业流程规范、资源配置优化的科学仓储体系,全面提升公司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完善WM模块,实现支持WCS、WMS、手持终端等系统的集成,改进部分系统操作体验,简化操作步骤。新增数据可视化展示、数据结构化分析、预约领料、数据推送、自动盘点功能。将WM模块库存数据运用,找出库存积压根因并促进公司物资库存精益化管理,可加快库存周转、降低库存在库时长、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3.4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应该重视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企业要贯彻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电力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电力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地吸收新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守电力管理的相关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有效地落实调度岗位责任制度。调度机构是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工作的重要部门,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电网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也越来越重,为此电网管理系统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技术队伍。
4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获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重视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建立一个完善的现代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体系,在降低库存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节约物资仓储费用,对于加速资金的周转很有帮助,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弘谱.物联网技术在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10):118.
[2]谢龙,王鹭,聂广星.物联网技术与军需物资仓储管理[J].才智,2015(1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