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防治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朱军
[导读]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结合自身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践经验,在探讨生物防治要求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了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生物防治技术展望,希望对于全方位提升农业病虫害防治水平有所帮助。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司城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结合自身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践经验,在探讨生物防治要求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了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生物防治技术展望,希望对于全方位提升农业病虫害防治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业生产,生物防治,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措施
        1 引言
        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病虫害影响不可避免,如果不加以重视则会造成农产品的产量、质量都受到影响,因此,应利用有效的科学措施来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进而全方位消除病虫害中的隐患问题,有效推动农产品的高效生产目标。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实践环节中,传统的防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从实际来看,可以考虑综合性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而全方位有效降低病虫害对于产量、质量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化选择生物防治技术,为保障农业产品的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里结合自身的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经验,重点探讨了生物防治方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  生物防治要求
        考虑到生物防治的具体实际适用情况,应该从以下两个角度深入思考,从而能实现预期的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2.1  提前进行布局
        考虑到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具有种类众多的农作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则应结合不同农作物的性质以及地域环境性质来提出有针对性的生物防治工作的合理化布局。比如,在实际的种植环节中,则应实现玉米和大豆一起种植,这样不仅能其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效果,还能保障土地的重复种植率得到提升,为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奠定一定的基础。总体来看,开展生物防治工作之前,则应从实际出发,结合重视农产品的实际情况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好植物本身来开展防治病虫害的工作。
        2.2  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考虑到农作物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其存在着规律性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则会涉及到不同的病虫害规律。所以,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病虫害的特点来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生物防治措施,以保障生物防治效率得到提升。所以,在开展防治工作前,则应加强充分调查和病虫害特性及相关的土地、气候、环境等因素,方可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工作。
        3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3.1  利用植物性农药进行防治
        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合理化高效应用农药能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但传统的农药应用方式会造成一定的农药残留,食用后造成人体承受相应的损害,还会造成周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在通过发挥植物性农药的作用基础上,能有效解决上述农药残留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进行相应的油菜素内脂(芸苔素内酯)施入到植物中来实现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从而避免残留有毒农药的情况。


        3.2  利用天敌昆虫进行防治
        具体生物防治环节中,也经常应用天敌昆虫的方式,并在实践中能够在大棚种植中获得足够好的效果。考虑到大棚种植中所体现出密闭性要求,害虫躲避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性,能较好地发挥天敌昆虫的优势。考虑到不同的地域情况,以及大棚农作物种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则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害虫种类以及防治工作,保障全方位实现防治质量的要求,保障天敌昆虫的有效生物防治。比如,结合实践应用情况,赤眼蜂则是经过科学家筛选而具有较好效果的天敌生物。
        3.3  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
        通过生物以及生物代谢方式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则是能体现出较强的绿色、环保性。这种方式下,则不会造成土地资源进行再次种植的影响,所以,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环节,可以采用细菌和真菌等制作的微生物制剂,从而有效实现害虫难以进食的情况,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比如,如果害虫体内食入苏云杆菌的情况,则会影响到害虫的代谢系统,从而保证其难以继续进食,但并没有影响到植物生长。因此,结合害虫较多的地区来看,大都是通过苏云杆菌来进行病虫害防治,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3.4  利用植物抗病菌基因技术进行防治
        除去害虫的影响之外,植物病毒对于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产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农作物在病毒的作用下,则会造成严重后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针对病毒的防治工作中,大都是通过化学农药方式进行,这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难以处理残留物质。结合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可以结合这种情况的植物病毒研发抗原基因,从而将抗原基因注入农作物体内,从而保障抗病毒能力得到提升。在这种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正在多方面寻找突破,针对当前的产量较大的小麦和水稻进行重点研究,可以看出,能有效改善小麦的黄矮与水稻的矮缩情况,实现粮食产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结合研究结果来看,将BT基因注入植物细胞能有效实现病害虫防治效果,这种方式已经在棉花等农作物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
        4  生物防治技术展望
        结合农作物质量及产量的实际需求来看,结合日常农业活动的特点,则应充分重视害虫和病毒的防治工作。借助于生物防治技术,能体现出绿色农业生产的特点。进一步深化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工作,主要就是要实现农作物的绿色与健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构建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并从投入使用以后,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在进行防治螟虫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能有效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能有效对于农作物生长状况来进行改变,以保障农作物产量、品质得到提升,这也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方位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则应从各个方面来充分重视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提升,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借助于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能全方位实现农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从而有效生产出更多的绿色、有机食品,进一步有效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障农业活动的环境负担得到进一步控制,保障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媛.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研究[J]. 花卉, 2020年第6期:257-258.
        [2] 赵金峰.  生物防治法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 新农民, 2020年第13期:42-43.
        [3] 于超.  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9期: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