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谷爱珍
[导读]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现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产品的竞争力需不断提高。
        江苏省建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224700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现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产品的竞争力需不断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现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主导方式。有鉴于此,本文对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
        前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能力不足,而国内外会严重质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下,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已成为未来的主导方式。打造农产品强势品牌,不仅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大趋势,而且是增强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水平,有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一直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对于农业产业链结构而言,充分依靠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要打造强大的品牌,就要狠抓种植、繁育、运输、储藏、生产、加工、分销和销售等众多环节,不仅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而且可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声誉和知名度,从而树立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形象,为创造更多中国农业龙头企业的品牌溢价提供保障,有利于增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消费者在进行农产品的选择时,品牌作为其中尤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某种程度而言,农产品的品牌不但来源与农产品的知名度与质量,还来源于农产品自身的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影响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消费者对此农产品的消费产生刺激,提高农产品的收益,有利于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产业值与附加值。除此之外,农业产业链的运行和其管理最大限度的依赖者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对于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可正确认识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有效增强消费者对于生产农产业的企业责任与经营信誉等,让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发展目标成功实现。
        2农产品品牌建设要素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互相关联
        2.1农产品品牌联想和农业产业链之间的互相关联
        农业产业链运行和其管理可以为农产品品牌联想建设带来众多素材与资料。它不仅可以使消费者与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成正相关,而且可以使消费者与生产这种农产品品牌的企业责任和信誉等成正相关。例如:雨润集团有限公司的“雨润鲜肉:冷链使美味更安全”让广大消费者与雨润鲜肉有着更积极的联系。严格控制“雨润”冷鲜肉的原料检疫、屠宰、冷切、切骨、包装、运输、储运、销售的全过程,避免污染。雨润集团还建立了雨润食品安全监控系统“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以实现“从源头到冷链的全过程保证”。雨润集团需要从各个产业链环节进行“雨润”牌冷鲜肉品牌联想的构建实现最佳效果。
        2.2农产品品牌忠诚度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互相关联
        品牌忠诚度是对农产品品牌能否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进行充分考量,品牌忠诚度通常包含采购行为的忠诚度与品牌传播的忠诚度,两个忠诚度非常高,代表此农产品品牌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消费者对于某个品牌的农产品的购买行为忠诚度是多种因素决定,一般情况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价值、口感口味等各种因素。对于农业产业链建设管理而言,品牌农产品的建设主体对农产品的选育、种植繁育、运输和储存、包装加工等进行合理且严格的监督。为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品质质量、营养口感提供保障。不仅如此,在农业产业链高效的保障机制条件下生产的品牌农产品既会受到消费者人群的高度重视,还是市场消费者相互宣传并推荐的对象。例如:山东平度,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加强高端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建设。通过农业产业链中无公害种植基地建设、育种选种、施肥浇灌、生产包装等相关部门的科学管理,创建农产品“出身”认证与查询平台,消费人员利用电话、手机短信、超市查询机、互联网等各种方式查询采购的各类农产品。由于农业产业链视角下不断增强农产品生产中的管理,让“平度”各种农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3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管控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品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水量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为了确保品牌在社会中立足,保证其在民众中建立良好口碑,企业应利用创建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的方式,为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产品质量提供保障,为之后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强化农户质量认知,确保产品生产源头质量,利用创建溯源系统的方式加强各个环节产品质量的严格管控。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产品价格开展合理管控,利用创建价格机制和质量安全检查体系的模式,针对产品质量实施登记划分,且设置不同等级产品价格的浮动范围,避免发生恶意加价或是减价行为,保证品牌产品的性价比,有效提升民众对品牌产品的满意度。
        3.2提高对品牌塑造的重视
        若想有效提高品牌的宣传力度,相关企业势必要对品牌塑造的关注度提高重视,在提高企业本身农产品品牌意识的条件下,利用科学的手段强化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满意度。其中,在强化品牌知名度和满意度时,应实现品牌的良好宣传,其一,应加强品牌形象的优化性,在确保民众对产品质量和企业服务质量感知水平的条件下,提升民众对产品品牌的认知程度,利用优化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方式提高品牌星星,推动品牌宣传效率实现理想化;其二,企业品牌定位的强化,凸显品牌产品特色,让市场划分和消费模式实现细化,为品牌的宣传效率提供保障。
        3.3重视品牌保护,确保产品的品牌形象
        在顺利完成品牌建设和宣传以后,应该针对已成型的品牌开展保护,为确保产品的品牌形象提供保障。企业应建设区域性品牌具备的地理特性标志,加强对品牌自身优势和其具备的价格竞争优势、品牌拓展方向、保护重点进行明确。与此同时,应创建产品质量检定系统,针对所有批次的产品实施抽样检查,严格审核产品质量,确保品牌形象,为民众对品牌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政府需重视产品品牌保护力度的强化,利用保护制度方式的完善性,严格遵照明文规定对产品的合法性加强保护,产生较好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为品牌建设和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结论:
        总结上文,由于农业产业链的品牌性功能性较强,因此,应创建合理高效的农业产业链结构与其运行机制,对于农业产业链各个链环环节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而言,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框架模型的合理运行,农产品的品牌质量安全和品质认知创造有力保障,有效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品牌联想的高效开展为推广素材的广泛宣传提供保障,推动农产品具备更强的品牌价值。有鉴于此,农业产业链的品牌功能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的健康、稳定运行带来强有力保障,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蕾,郑绍丹.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76-86+164.
        [2]施璐敏,王哲跃.“丽水山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路径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8,40(06):19-22.
        [3]马晖.关于沈阳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18(34):148-149.
        [4]徐维莉.从产业集群视角看农业产业化的短板及策略研究——以苏州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154-156.
        [5]荆会云.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农业经济,2019(12):131-132.
        [6]王小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21):121-122.
        [7]宫丽云,李玉萍.农产品区域品牌长效发展研究——以丽水山耕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0,40(03):148-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