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范海生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范海生
[导读] 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
        江苏盐城建湖县供电公司
        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不断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能和质量的需求。另外,对于电力系统中关键的电力调度功能,要通过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提高电力系统的集成性、自愈性和兼容性,充分发挥调度的应用优势自动化,进而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技术、输电技术
        近年来,全球资源存量不断减少,自然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环境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构建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和升级能源利用系统,可以使“投入产出”比得到相应提高,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创造更重要的价值,这也成为智能电网调度的主要理念依据。智能电网的出现和发展对电网覆盖的许多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重视对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有效促进智能电网稳定、良好发展。
        1电力调控基本情况
        电力监管对电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力调控的平稳运行主要表现在粉体管理和统一调控。相互配合、科学配置,可以充分保证电力调控系统的良好质量,保证电力调度更加安全可靠,效果相对较好。在电力调度运行阶段,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标准规范的管理机制,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流程和科学的控制,可以保证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证。但从目前具体情况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系统运行质量和效果产生相应影响,电力调度效率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基于此,要注意电力监管基本框架和管理机制的相应变化、调整、优化和升级,充分、可靠地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电力工程中智能电网技术优势
        2.1稳定的网络架构
        影响了网络体系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系统的维护难度。如果网格网络体系结构瘫痪,将给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不可预测的损失。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智能电网技术,构建一个高压供电模式的网络系统,提高电网结构的稳定性,弥补区域内能源分布的不平衡,为特殊情况下的电力管理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实现稳定的能源供应。
        2.2自动水平高
        在电力管理控制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电网整体运行和维护的难度也相应提升,由此造成了设备的监管控制工作量增加。在使用了智能化管理技术之后,越来越多先进设备进入到电网管理领域,在提升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使得系统的运维和管理难度降低,同时也导致电网系统内部出现的故障问题具有了自愈功能,充分降低电网故障所产生的危害。
        3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此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调度技术,通过此技术的应用来构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此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电力控制室中监视、控制和维护电力系统,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可以在保障其可靠运行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这也表现出此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结合上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也在逐渐构建和完善智能电网,这是一种集成了双向通信网络的电网,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来构建现代化的电网系统,同时也对电网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逐渐扩大其对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个环节的覆盖范围,保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时就可以进行自动处理和控制,在此智能电网中将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进行高度一体化的统一与融合。


        4调度自动化标准体系架构
        4.1调度自动化应用功能
        在调度自动化应用功能方面,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有一系列基本标准。根据当前应用的建设和发展趋势,近期应优先选择部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和调节云平台功能进行标准化。应用功能包括监测与控制、在线分析与决策、预测与调控云服务系统、规范云查询统计应用标准设置等。适时开展水电和新能源综合分析、优化决策、仿真和综合评价。制定各种调整云视觉交互体验应用的应用和标准,同时制定网络检测和评估标准。
        4.2调度自动化的一般基础
        调度自动化基础的通用相关标准已经相当丰富。今后要根据实际应用建设和发展需求,统一相关术语和架构设计,制定电力调度通用数据对象结构设计、调控云架构标准,不断完善现有各项相关基础模型、交互协议和数据管理标准,从而实现调度自动化平台、应用和场景提供支持服务。
        5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5.1在电力调度考核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可以取代人工方式,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同时,还可以结合接收到的送电数据,对电网的用电状态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电力系统,在后者进行智能分析后,开展各项电力调度工作。该评价方法可以为电力调度人员提供可视化服务,作为调度工作的准确依据,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人为因素引起的岛情,提高电力调度管理的效率。
        5.2在电力调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能源转型的加快,对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电网信息化发展,提高电网实时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速度,运用智能电网技术整合电力资源,结合配电网的输电能力,实现电力调度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在优化资源整合的同时,也促进了电力企业能源转型的进程。
        6发展前景
        也就是说,要重视维护发电与供电平衡与稳定状态,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达到对数据的实时监测,监控各个输电环节,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稳定的供电效果。在传统的调度系统中,其依托多个系统进行综合控制,系统复杂多样,在管理上存在难度,给后期维护埋线隐患,系统的统一性不强,资源浪费严重。从设计思路分析,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重视对功能进行整合,寻求优化效果,依托中心系统,实现整体控制的目的,达到对用电以及供电的实时性监控,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大大节省资源使用量。在电力混成控制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智能广域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趋优化运行能力的电网系统,在结合上述理论以及电力用户的不同需求下可以有效控制电网系统和电力用户的需求状态,实现人工作业量和成本的减少,保障系统指标的完美运行。此外,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针对其运行中容易受到的多种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开展电网的智能化风险评估工作,分析设备故障概率模型,规避其中的潜在风险,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7结束语
        结合目前的先进技术推动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建设和普及应用是电力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在实现电力系统跟用户双向互动的同时,也大幅度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向更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佳耕.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0):163.
        [2]陈彤,段梦珂.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9(28):187.
        [3]彭磊.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发展研究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9):2-3.
        [4]马敬华,方军.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电力调度系统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8,36(05):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