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辽源发电厂 23050219910729XXXX 吉林辽源 136200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融合实现了跨界合作的新阶段。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使党建工作借助互联网优势,激发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积极性,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提升党建工作效能,更好服务于党员群众,开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时代。基于此,以下对“互联网+”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实践探索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社会网络治理的核心理念,为我国推进网络强国战略,促进网络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伴随着“互联网+”概念在全社会的兴起和应用,党建工作亟需融入和跟进。
1推进“互联网+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
1.1推进“互联网+基层党建”是适应新要求的重要抓手
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要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动态调整组织设置,要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企业、攻坚克难的堡垒,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着力打造宣传党的政策理论新渠道、建立党员教育学习的新阵地、畅通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新途径,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质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1.2互联网深受广大国企员工的关注
互联网具有容易传播、效率快、容量大等优点,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的途径越来越多,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有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企中员工的重要信息来源方式之一。国企党建工作,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党建工作,成为了高效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缩短党建信息发布的时间,提升传递的效率,有效地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效率。为此,以上均为国有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2“互联网+党建”融合存在的问题
2.1对互联网思维理解不够到位
由于基层党组织对“互联网+党建”的新兴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所以对这种模式的理解很容易误解为“党建+互联网”的结合模式,而不是“互联网+党建”的融合模式。虽然两者只是前后词序的颠倒,但实际差别悬殊。“党建+互联网”是指党建工作仍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思路,只是改变了工作阵地与工作手段,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开展工作。简单来说,互联网只是党建工作的一个工具。而“互联网+党建”模式是指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转变党建工作思路与方法,创新变革党建工作模式。不仅仅是对互联网这一工具的简单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求党务工作者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用大数据背景下的工作设想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实现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2.2重视程度低,发展相对滞后
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对“互联网+党建”的重视程度比较低,相关的信息化平台开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第一,认识不足。有的党组织仅把“互联网+”党建看作是宣传媒介,缺乏深入研究。第二,信息化程度低。表现为相关信息化平台的开发率低、党网联盟的覆盖率低、党建类手机客户端普及率低等。第三,缺乏统筹规划,难以聚合力量。
2.3对互联网工具使用不够合理
伴随互联网工具的日益多元化,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方式也日渐趋于多样化。除了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外,微博、微信、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也被大量应用到党建工作中。
但一些基层党组织对互联网工具的认识停留在表层,对这些工具的认识理解不透,利弊把握不准,因此盲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使得互联网工具在党建工作中主次不分明,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互联网+”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实践措施
3.1建设党建网络平台,实现党建工作“更新升级”
首先,拓宽学习渠道,强化内部联系。传统党建采用召开会议、下发学习材料等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形式单一,不能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而依靠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能实时更新学习资料,拓宽学习渠道,大大提升党员学习效能,提高学习效益。能使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以及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实现广泛交流,增进党组织内部联络与沟通,实现互联互通。网络党建的优势是将线下举行的活动在线上开展,这样方便党员随时了解支部党建动态,也能增强党员的创造力、战斗力与凝聚力。考虑到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企业党建工作也要做到内容创新,党建要采取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模式,丰富党员活动内容。网站运作实施双向互动拓展,提高党建网络平台互动性,调动党员参与效能,结合党员学习活动要求,举行党建网络知识竞赛,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十九大主题征文、植树造林等活动,结合学生党员实际,开设就业、学习与生活等大学生关注的模块,给予大学生全面的辅导教育,践行党建工作职责,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3.2发挥好教育功能
一是保证学习时间。依托互联网党建平台,定期推送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文件解读、热点问题评析、先进典型和党建工作信息等内容,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充分填充党员“碎片化”学习时间,构建“全天候、开放式”的党员教育新模式。二是增加学习粘性。以“三分钟微党课”“每日一学”“电子阅览室”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用党员喜闻乐见、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语言贯彻党的精神、讲解党的政策、宣传党的主张;通过“党员有话说”“星火燎原”等论坛专栏形式分享工作感悟、交流学习心得、评论热点时事等,增强党员教育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充分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三是确保学习实效。结合中央有关专题教育活动,设置学习专栏、制定学习清单,辅以在线答疑、测试考评以及“排行榜”等手段,覆盖从学习、笔记、练习到考试的全流程,形成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新常态。同时,运用“大数据”功能研究分析党员的学习情况以及习惯喜好等,点对点分类推送学习信息,提高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加强内容创新,提升吸引力
在“互联网+党建”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工具,加强平台内容和形式创新。具体来看:第一,利用新媒体,围绕党员群众实际需求,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新政策。第二,可以设置必学模块和选学模块,进行“点菜式”学习,提高学习的选择性和自由度。第三,在党建手机APP或各类党建网站上积极组织各类学习测试活动,增设“答题闯关”等环节,实行学习成长积分制,增强趣味性,提高党员群众的参与度。
结束语
实践证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模式上的智慧党建适应了现代社会政治生态发展的需要,解决了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些新难题,促使基层党建在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落实党要管党,加强党员队伍的良性健康发展,使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更加有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国杰.新时代“互联网+党建”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0.
[2]刘捷.新时代企业基层“互联网+党建”工作态势分析[J].时代报告,2020(06):40-41.
[3]孙文娟.“互联网+党建”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N].西藏日报(汉),2019-10-10(006).
[4]张驰,李巍,曾卯云,王璐.“互联网+党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J].企业文明,2019(08):36-38.
[5]付铭举.借助“互联网+”优化青年党建工作[J].人民论坛,2019(2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