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与优化分析 郭亚超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郭亚超
[导读] 摘要: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安全。
        中国黄金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67500
        摘要: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安全。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常见施工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提升我国建筑给排水施工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1.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问题分析
        1.1管道渗漏
        在出现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时,渗出水分腐蚀周边建筑结构,长此以往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同时也影响结构稳定性。在管道渗漏问题较为严重和渗漏量较大时,也影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管道渗漏问题的主要出现成因如下。(1)使用管件质量较差,存在外头外侧壁厚不均、砂眼等质量缺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承受过大压力而出现结构破裂问题。同时,部分管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受到外力碰撞导致结构破裂。(2)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如混淆使用管件、管道安装顺序错误、承插接口插入深度不足等,使得管道连接处密封性能较差,形成管道渗漏途径。(3)采取连接工艺与管道材质不匹配。例如,采取氩弧焊工艺对耐热性较差或温度敏感性较强的管件进行焊接处理,导致管件损坏。
        1.2水表装配不规范
        一些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企业为便于施工作业的开展,选择将水表在同一位置进行统一安装,如选择将各处水表均在相同水管井内加以安装。这虽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小作业量。但可能出现水表安装无序性问题,且不利于后续水表设备单独检修维护工作的开展。
        1.3管道堵塞
        在出现管道堵塞质量问题时,会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现阶段,管道堵塞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慢性堵塞与异物堵塞。其中慢性堵塞指在给排水管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内部流体物质逐渐附着在管壁上,与管道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管道壁厚逐渐加大。在管道壁厚超过一定标准时,会出现管道堵塞问题。而异物堵塞指在管道中掉入异物,引发管道堵塞问题。管道堵塞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施工人员未及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理,部分杂质遗留在管道内,并在后续管道调试、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问题。(2)施工人员操作错误,在管道内掉入各类异物,如各类小型施工工具。(3)所安装排水管道直径过小,部分杂物无法通过管道,在给排水工程使用期间频繁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同时,在管道结构布置不合理时,也将提高管道堵塞问题的出现率。(4)杂物未得到及时清除,卡死在管道S弯处,提高管道疏通难度[1]。
        1.4预留孔洞问题
        第一,打孔精度不足,部分施工孔洞的实际打孔位置、孔径尺寸与设计参数存在较大偏差,安装管道难以有效穿过孔洞;第二,施工人员没有对管道穿墙处进行防水处理。因此,在管道出现渗漏问题后,将对穿墙处结构造成渗透影响;第三,预留孔洞位置选择不当,对建筑结构性能造成影响。例如,在承重墙体中预留施工孔洞时,孔洞位置与墙体留设钢筋位置重合或孔径过大时,将大大降低建筑结构的抗破坏性和稳定性。
        1.5给水水质污染
        给水水质污染问题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的重要原因,得不到处理还会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而这一问题的出现成因包括以下方面。(1)安装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较差,出现管道渗漏问题、使得管道内部形成负压环境。在负压作用下,部分杂质通过渗漏处进入管道内部。(2)管道布置方案不合理,安装给水管、排水管之间没有保持安全间隔距离。同时,在工程使用期间也有可能出现回流污染问题,非饮用水回流至给水管道。(3)储水设备安装位置周边区域分布垃圾堆放点,水质受到污染源污染。


        2.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问题的优化分析
        2.1合理选择管道材料
        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抗压性能要求合理选择给排水系统管道的类型及材料,虽然PVC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排水系统大于100m则不适用于PVC管材;PE管材可以用于100m以上的给排水系统,不过PE管属于热熔连接管,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且目前设计标准仍未统一,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会出现管道断开的问题,因此PE管的应用范围较小。目前高层建筑项目采用不锈钢给排水管道的较多,施工前要对不锈钢管材生产供应商的资质进行筛选,材料进场时要全面检查材料质量,保证材料与设计标准、施工规范相符。比如某建筑项目地下1层到地上3层为一次供水系统,地上4层~15层为二次供水,加压前使用钢塑复合管,加压后采用PPR热熔连接,热水管采用不锈钢薄壁双卡压,采用三元聚丙乙烯密封圈,不锈钢管道采用套管焊接[2]。
        2.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首先加强给排水系统中预埋件及预留孔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是同步施工,建筑施工中钢筋绑扎、模板施工均不可避免的预留孔洞,并涉及到大量预埋件,建筑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给排水系统的技术图纸精确设置预留孔的高度及位置,减少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对给排水系统质量造成的影响。其次,加强套管安装的质量控制。给排水系统穿越墙壁及墙板时要合理采用套管,套管材料以金属、塑料等材质为主,套管下部对齐楼板底部,管道顶部与套管之间需预留10cm的调节距离,并对钢外壳进行防腐蚀保护。
        再次,提高管道安装质量。给排水系统中管道施工是重点、难点问题,涉及到支撑、提升、托架、焊接等比较复杂的施工流程,因此要做好管道安装的质量控制,不仅安装位置要精确,且要保持管道与支架连接的稳定性。铺设水表之间的管道时,要根据立管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尺寸、材料,便于铺设水表间管道,并提高水表测量数据的精确性。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暗管系统的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其余管道的施工情况选择质量较高的管道材料,以减少管道的渗水问题。最后,提高水压实验的质量。给排水系统管道的严密性需要通过水压实验来检查,水压实验时根据不同的管道材质选择不同的实验参数,金属或复合材料管道压制时间在10min左右,塑料管道则要增压1h;完成压力测时后管道中压力设置为0.6MPa,并在此压力设置下检查整个管道系统的质量[3]。
        2.3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为重点预防管道堵塞、管道渗漏等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准确评估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率、掌握问题出现成因,随后针对性采取问题防治措施。例如,针对管道渗漏问题,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首先,检查管件外观质量,做好管件与各类半成品材料的保护工作,避免管件受到外力碰撞出现结构破裂问题。其次,在管道安装前,对管件质量进行重复检查,向管道灌入水体,观察管道是否存在渗漏现象。第三,做好技术论证,评估管道材料种类与施工工艺匹配度。第四,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各项操作要点、理解施工意图。此外,制定应急预案。例如当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后,技术人员需要快速锁定渗漏点。如渗漏点分布在穿楼地面管道根部,需要沿管道在楼地面凿除适当宽度深度的沟槽,向槽内填充各适量的密封涂料,在楼地面与给排水管道交接处反复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建筑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给排水施工管理方法和技术。为优化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建筑施工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不断创新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大先进给排水施工设备和器具的投入,为我国建筑给排水施工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4.参考文献
        [1]黄梦菲.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业,2020(1):164+166.
        [2]姚跃.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3):272.
        [3]徐建培.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4):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