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河务局 河南 457600
摘要:因长期受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在当前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过程中,仍然在继续沿用旧思维、旧观念,严重影响了预定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以上情况,有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制定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选用最为科学的方法来对黄河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维修养护,进一步规范化管理黄河水利工程,提高黄河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
1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要点
1.1严格建设程序,完善质量监督手续
为确保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参建各方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的意见》以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相关规定,按照分级管理、权责统一、全面覆盖的原则,建立完善政府监督下的项目法人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项目法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项目开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工程建设期间,建设、设计、施工与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的行为要在“质量管理体系”下运行。质量监督部门应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抽检。通过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把控,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并满足工程建设质量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
1.2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工程建设中,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要强化对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工地试验室组建、见证取样与送检、平行检测开展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技术力量、仪器设备、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的检查。严格见证取样与送检制度的执行检查,见证取样送检试样的检测报告必须有明确标识,留存见证资料,由专人负责试样留置工作;对于控制性指标试验,必须由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代表现场见证。加强对平行检测数量检查,平行检测数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要注重质量监督的差别化管理。突出对技术管理力量薄弱、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施工项目的监督,重点解决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在质量监督工作中要注重由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向健全质量体系和规范质量行为方面的转变,重点关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质量控制程序是否正确,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到位,工程实体质量与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是否相符,工程实体质量与质量管理行为是否一致。质量监督过程中,尤其要狠抓工程建设重要部位及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检,对不遵循质量管理程序施工、违反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违规行为,要立即整改并依法进行相应处理,确保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1.3严把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
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工程验收阶段,要重点把控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构件以及工程实体检验资料是否真实、准确、有效、完整、齐全,同时对统计方法进行查验,是否满足有关设计与规范要求。重点检查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是否进行了及时处理,处理成效如何,是否能够满足相关质量要求,并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等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核定,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核对,并编写相应的工程验收质量监督报告。
2当前我国黄河水利工程在维修养护措施
2.1黄河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建立
如今科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优化黄河水利工程功能,需要在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中引入信息化系统。基于可视化的信息系统技术在黄河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既能够提升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效率,还能够降低人工维修养护管理成本。如,在某水库信息化运行管理系统中,建立水文预报子系统、大坝监测子系统以及各个政务处理子系统。这些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对黄河水利工程检修环节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通过网络来控制各个子系统中的诸多采集点,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帮助系统制定任务决策。
2.2基于模块化的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到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中,将以往传统形式下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结构进行信息化细分,包含不同类型工程质量检查、维护保养以及处理效果的长效监测等。未来的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通过具有实用性与操作性的模块化信息系统,能够迅速的实现工程现状情况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将工程出现的所有问题以数字化的形式体现,并提供具体维修养护操作方案,有效的提升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水平。
2.3提高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的市场化发展速度
针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维修养护企业是直接落实部门,因此一定要提高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的市场化发展速度,以有效提高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效率与质量。第一,有关部门应以不同水域地段维修养护企业的自身条件情况为主要依据,制定相应有效、合理的扶持政策,为这些维修养护企业给予相应适当的国家补贴,以购买、更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机械设备;第二,作为水利管辖部门,一定要重点监管分包出去的工程,严格限制与约束维修养护业务分包现象,同时对能够提高维修养护单位综合竞争实力的施工力量进行积极引入,不断促进维修养护单位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第三,对黄河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提高,以创建一支高强实力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队伍。
2.4对黄河水利工维修养护机械设备进行适当添加
在我国,黄河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是一种新兴行业,通过有效维修养护黄河水利工程,以期能够提高黄河水利工程的抗洪防洪能力,能够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作为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有效、合理的机械设备购置计划,逐渐增加新的维修养护机械设备,在合理控制企业经济成本的同时,还应确保市场化运行需求的满足,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2.5提高维修养护费用的监管力度
为有效解决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预算问题,需要提高维修养护费用的监管力度。需要构建完善的经费使用制度,与此同时,需要对经费的利用进行严格控制,真正实现专项经费专项使用,不得出现超出费用预算现象。另外,在平时管理过程中,为确保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稳定进行,一定要详细记录各种用处的费用支出。针对新建的黄河水利工程,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维修养护费用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管理所有不同项目费用的申请报批程序。
结束语
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对于黄河治理来说举足轻重,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是保障黄河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口,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为了提升黄河水利工程质量,更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在不断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的同时,将黄河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机结合,使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赖颖奇,徐志民.浅谈黄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2]郭建,于成文,王传荣.论黄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
[3]《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实施意见》,2016.
[4]《黄河防洪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差别化管理指导意见》,2015.
[5]《山东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项目站工作管理规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