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容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站 5375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开展与建设,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性,我国建筑企业逐渐引起重视,并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能够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合理选择与应用施工技术,发挥水利工程建设功能及作用。其中,河道生态护坡是水利工程重要核心内容之一,核心目的就是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实现水利工程堤岸防洪排涝目的,发挥水利工程影响性,并促进河道生态护坡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水利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建设质量也会影响到现代化城市发展前景。对此,还需引起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重视,关于水利工程建设,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借助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可以给各领域均带来积极影响,符合现代化城市建设标准与要求。此外,还需从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角度全面分析,注重河道生态护坡工作质量与技术水平,由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规范操作,增强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稳定性,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一、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功能
(一)防洪功能
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核心内容就是增强护坡结构稳定性,使其能够对水利工程产生积极影响,并发挥出自身功能,其中之一就是防洪功能。从河道生态护坡防洪功能角度分析,还需在建设前考虑到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如:水域系统变化情况,还需在建设过程中适当调整施工方案,始终确保水域系统平衡性与稳定性,才能发挥出河道生态护坡重要作用。而河道生态护坡,最主要的实施目的就是防洪,考虑洪水发生时期,在发生期,要利用洪水满足护坡上的植物生长要求,丰富植物根系,借助护坡上的植物降低洪水侵蚀能力、冲刷能力等。如果在干旱时节,也借助护坡中植被根系储水功能,把储存的水分释放到河道中,可有效缓解河道水量枯竭程度,均可发挥出河道生态护坡自身功能。
(二)生态功能
河道生态护坡生态功能,是水利工程中最基础的防洪固堤功能,可维护与增强河道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平衡性,具体较强的保护作用。而在河道生态护坡实施过程中,遵循自然生存法则,考虑到各类植物生长规律、习性、特点等,要求所选择的植物类别要丰富,并能在生长过程中相互影响,通过生物物种增强河道生态系统稳定性、平衡性,符合人性化的设计要求[1]。此外,还需分析河道地形、地质、水资源条件、周围环境、植被情况等,借助取长补短方式,使动物、有益微生物都能生存在一个环境中,确保物种生态平衡性,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河道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发挥河道生态护坡生态功能。
(三)景观功能
河道生态护坡景观功能,主要是因为其所使用的材料较特殊,以“原林”材料为主,如:林木种植、草皮种植等,通过借助植物之间的生存特点、规律等,对植物数量合理配置。再加上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的科学化管理,使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能够注重对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有效降低对河道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同时,通过河道生态护坡上种植的各类植物,能够在视觉上带来一定冲击,并吸引大众眼球,既为各类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满足各类植物生存要求,又能发挥河道生态护坡景观功能,注重植物景观自然融合,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一)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为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与实施,并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还需注重对各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再考虑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内容重要性,还需从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角度全面分析,注重各项技术合理化应用[2]。
其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与其他施工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此项技术的施工材料、施工方式等不同,主要是以土工材料网垫为主,分别采用固土种植方式、土工单元固土种植方式,遵循工程力学、植物学原理,可对植被进行加固处理,体现出此技术的加固作用。并受此技术自身作用影响,增强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稳定性。
例如:应用土工单元固土种植方式,要选择一些化工材料,并且密度要高,在实际应用前,会经过相应的处理,使所应用的化工材料呈现“蜂窝状”结构,再把草皮、其他植物等掺杂到土工材料中,使工程力学与植物学充分地结合,由专业化施工人员进行堤岸加固处理,从而增强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稳定性。
(二)护岸施工技术
河道生态护坡施工中的护岸施工技术,遵循“生态护坡”设计理念,满足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求,使河道护坡自身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较强,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要求。同时,在设计阶段就能全面化地考虑河道护坡上的水生动、植物等,借助自然植物生长特点,利用新陈代谢功能使河道中的污染物被净化处理,确保河道内水资源水质[3]。以此为基础条件,还需注重植物品种合理选择,依据植物生长习性、生长原则等,确保所种植的植物自身具备一定的净化功能,并在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内合理化配置,既可以美化河道生态环境,又能确保河道堤岸稳定性。
例如:采用乔木灌木混搭种植方式,无论是种植方式的选择,还是种植空间上布置与规划,都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此外,还因乔灌木植物易成活、易管理、自身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及生存性,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中,具体较强的郁闭效果。再加上植物植物根系庞大,有效解决河道水土流失问题,从而增强河堤防洪能力。
(三)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
河道生态护坡施工中的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核心内容就是所选择的施工材料较特殊,混凝土施工材料自身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内部结构不易被破坏,还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考虑表层土、植物缓释肥料、保水材料等,既符合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求,又能为河道护坡上的植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满足河道生态护坡稳定性增强要求[4]。需要注意的是,需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化地考虑,要选择透水性、透气性较好的混凝土施工材料,为植被发芽提供便利条件,尤其在植物生存初期,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降低混凝土温度。
例如:在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中,所选择与种植的植物类别,也需考虑混凝土施工材料,要选择一些生命力较强的植物,并从长远发展角度分析,选择易管理、易生存、易处理的植物品种。一方面,能够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使其与混凝土慢慢融合,提高植物生存率;另一方面,固化河道生态护坡水土能力,起到护坡作用,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提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水平。
结语:
河道生态护坡是水利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水利工程整体稳定性有直接性影响,还需建设单位及施工队伍引起重视,详细探究水利工程施工标准与要求,加大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力度,突出河道生态护坡功能,包括:防洪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等。此外,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角度分析,需合理选择与应用施工技术,如: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护岸施工技术、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等,都能满足水利工程及河道生态护坡相关要求,增强工程结构稳定性及河道生态系统平衡性。
参考文献:
[1]齐波.生态联锁式护坡在生河道护坡工程中的应用[J].水能经济,2017,3(07):142-142.
[2]马敬凡.浅谈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2(21):3117-3117.
[3]姚军.乡镇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18,3(01):65-65.
[4]李潮源.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环球市场,2019,6(07):31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