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质量建设的举措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吴建梅
[导读]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水平的关键。
        阿克苏鸿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水平的关键。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当、年久失修、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必须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完善水利设施管理制度,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使用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质量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质量;举措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农村水利的发展是保证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水利部门应充分重视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加强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村水利的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来促进农村水利的良好发展。
        1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材料劣质
        一项工程最基础与关键的部分便是建设材料的选用,只有以优质合格的材料作为基础,才能确实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但因为某些不负责任甚至黑心的厂家,检查制度不严密或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生产制造假冒伪劣的材料产品,严重危害了工程建设的质量。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项庞大的农村水利工程中,每项材料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而一旦某部分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那整项工程都存在巨大的隐患,必然会在某一天出现问题。因此,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材料质量的监管检查,杜绝劣质材料的出现与使用,只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与维修资金不充足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通常是由水利管理部门与农村政府一同出资兴建,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和管理也由水利管理部门与政府负责。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范围较广,投入使用后,一个水利项目往往要涵盖很多村镇,受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自身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加之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和维修过程中投入资金不足,大大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甚至出现水利工程荒废的现象[1]。
        1.3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纵观农村水利发展的全部过程,虽说修建了大量的农村水利工程,可以说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制,对质量技术等问题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使得监控的力度不够,造成检测技术落后。如果说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只为了赶上进度目标完成任务,忽视对农村水利工程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势必会导致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一旦遇到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地展开。
        1.4高素质管理队伍缺乏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全能型队伍,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才能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得到充分的利用。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相关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对保养、维修等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的保养、维修知识,在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时,未有效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依旧按部就班地采用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需求。此外,相关部门未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致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在水利工程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进行修理,大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


        2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质量建设的举措
        2.1落实质量责任制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选出相应部分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以此来对相应的施工作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并对施工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负责,一层层细分下去,由此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纵向管理、负责的体系,并在这些管理人员中选取总的负责人,负责工程的最后检查。加强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明确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从而落实质量责任制与奖惩机制,保证工程每个施工的细节都能得到具体的反馈与保证。
        2.2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工程管理人员应当选择专项采购人员对施工所需材料进行选购并落实责任制度。除此之外,还应当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监察力度,按照规范对所选购的每一批施工材料进行认真检测,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以确实保障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2]。
        2.3加强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应对农村地区的排灌工程进行全面地整顿与改造,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有效地改善农田水利的灌溉条件。同时,水利部门还应对农村地区现存的陈旧及废弃的水利工程或灌溉沟渠等进行有效地修复,在减少建设投资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密集的灌溉网络。其次,相关水利部门还应对辖区内的各类水利工程进行系统地统筹和整合,一方面能保证所有的水利工程都得到有效地利用,同时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以免出现交叉、重复、无序的水利建设。
        2.4全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对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修护理而言,资金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针对当前经费欠缺的问题,各地政府应当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全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与农业转型发展,正确认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要地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投入更多财政拨款,支持灌溉工程建设、运行与维修。其次,政府应当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调动当地农户积极性,让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维护中,发挥群众力量,保障工程长效运行。最后,政府还应当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开发一系列具有投资价值的水利项目,吸引社会资金涌入,有效缓解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及维修缺乏资金的现状。
        2.5加大对农村水利的管理力度
        在农村地区存在着多样化的水利工程,由于以往在管理方面主体不明确,从而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应根据水利工程的性质制定明确的管理主体,确保有人管理、有人维护、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在省、市、县、乡等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使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进行有效地细化分解,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另一方面,政府还应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明晰,积极鼓励农民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会”“水利会”等管理模式的建立,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自主管理工作中,使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的自主决策、和谐建设及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地良性运行[3]。
        2.6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针对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水平偏低的问题,必须不断壮大管理团队,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加强人才招聘,可招聘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充实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其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从而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结束语
        一项工程能进行施工作业最为重要的基础与前提,便是解决工程的质量问题,只有优质的工程建设才能保证施工企业的正常生存与稳步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提升。而只有确实提高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国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夏云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5,(6).
        [2]孙可欣.刍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7).
        [3]孙千.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