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鸿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严重阻碍了各种生产生活,农业、工业发展等都深受其影响。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各个地区都加大了在基层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此类工程项目的开展能够兼顾大坝、水库、桥梁、泄洪区与灌排渠道等功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威胁,进一步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现阶段,一些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水利工程的管理有效地避免了施工时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防止了施工延误或施工质量下降,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水利工程,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率。通过有效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可以提高施工安全度,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施工隐患率,保证施工顺序。通过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可以实现科学、系统的全面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促进水利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创造更多价值。
2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特点
(1)水利工程施工条件恶劣,施工的周期长。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是对天然的河流进行改造,而这些河流跨度大,有些地处偏远山区,有些地处丘陵地带,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水文环境、人文因素比较复杂,是施工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水利工程从勘测、设计,再到施工,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施工周期非常长。(2)水利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难度大,技术综合性要求高,施工工序多,细节也非常繁琐。此外,整个过程涉及的技术人员众多,如勘测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等,对他们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水利工程施工容易发生事故,危险系数高。水利工程的施工场地自然环境恶劣,施工程序要求高。一方面,工程本身容易因为暴雨、雷电等天气影响,由于该天气造成的山体滑坡更是使工程面临众多的危险。另一方面施工操作本身危险程度高,比如爆破、建造等,极易产生人员伤亡的事件[1]。
3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1)有效的建设管理能够促进基础水利工程顺利完成。基层水利工程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的同时,还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技术。因此,为了保证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2)有效的建设管理能够完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机制。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为了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会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管理制度和机制,在此种状况下,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确立。(3)我国基础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还要不断加强基础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促进提高基础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使得我国基层水利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4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思路
4.1 落实部门职责
基层水利工程项目是为周边人们服务的,其建设管理任务相对较多,包含了诸多部门的参与,为提高其建设管理水平,工程建设参与部门需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落实责任制度,结合工程的建设管理任务与目标,明确责任部门,严格划分岗位责任,使得在出现问题以后能够追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来提高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部门的明确、责权统一的实施,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的高效实施,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与质量,使得在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2]。
4.2 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具体而言是在目前产业模式的驱动下,从传统的水利工程,向现代化全面的水利工程转变的过程。要想增强现代化管理的实力,建立高效率、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使项目的价值、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并发挥,就必须适时转变项目的管理理念。由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很明显以往的管理理念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项目管理需求,因此,无论是有关的管理人员还是项目负责人,此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管理理念的过渡工作。
4.3 确保工程规范
工程建设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是质量监管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施工程序化是针对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的全部流程,要科学安排施工工序,特别是上、下两道工程之间有质量控制关系的时候,严格遵循施工程序的规定,在上道工程未完成或未达到质量标准前,不得执行下道工程。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指的是施工作业,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文件,每一个工序都要满足规范、标准的要求。虽然许多施工单位现在都实行了施工作业的“三化”要求,但在实际执行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一定要在既有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工程建设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4.4 强化管理人员素质
在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基层水管所的能力极为关键,如果基层水管所的能力较强,就能够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切实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职责,发挥其专业素质优势[3]。因此,有关企业需在实际的工作中需加强对职工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培养,并结合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完善的培训计划。比如,在职工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建立在职培训、脱产学习等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培训来提高职工的专业能力,使得所有的员工都具备基本的水利知识、工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为保障职工培训的有效性,相关企业可以定期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与技能考核,使得职工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上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断积累工程经验。有关水利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定期组织专家来开展相应的学术讲座,在此过程中加强专家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交流,切实解决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4.5 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的技术管理能力,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高素质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手段。技术管理小组将更多先进的项目质量管理工具和软件应用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并通过此种方法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技术管理队伍也要有良好的处理问题能力,一旦工程发生重大问题,就要迅速作出反应,做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在工程验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隐藏工程,为竣工验收提供全面的技术信息,事后将检验需要的质量控制点、重大部位及疑问部分,包括沉降观测、几何尺度复测等信息进行提交。
5 结束语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及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在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各项建设加快发展的今天,基层水利工程的发展前景与日益凸显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面对基层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与管理中的优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水利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更有效地保护环境,更有效地节约资源,更有效地改善民生,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建华.浅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2):95-96.
[2] 周迎奎,薄传梅,张建民 .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探析 [J]. 水利技术监督,2019(04): 140-142.
[3] 陈建明 .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思路探究 [J]. 建材与装饰,2020(06): 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