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靖江分公司综合管控中心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稳定安全的电力供给,电力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离不开的部分,而在电力运转过程中,线路线损也是最为主要的技术环节,成为电路传输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有效降低台区线损显得非常重要。供电企业需要全面强化管理能力,通过安全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降损方案,不断减少资源浪费,有效维护经济正常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台区线损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阐述,全面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此,为线路线损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实现电力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线路线损;台区线损;降损管理
1 引言
台区线损作为影响配电网运行效益的重要因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线损控制过程主要从技术和管理出发,精细化管控抄核收业务,以降低低压公用台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线损。随着SG186营销系统、自动化抄核收系统等的研发,线损管控工作开始迈向新台阶,配电网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得到本质改善,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线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和自身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系。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避免电力资源浪费。根据调查显示,低压台区线损造成了资源浪费,导致电力运行成本增加,降低了经济效益。通过线损管理可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浪费,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果不重视线损管理,那么整体成本会增加,对企业正常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积极开展线损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最后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低压台区线损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电力系统运行中会出现更多问题,因此要加强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线损主要原因
3.1 技术线损的主要原因
1)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小,造成电能传输过程中损耗超过正常范围。2)低压线路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台区无功补偿电容器投运率较低,线路无功缺额较大,造成功率因数较低。3)台区三相负荷分配不均,造成损耗较大。在低压配电网中,电流通过线路导线时产生的电能损耗与通过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三相负载最大不平衡时,如果其中两相没有电流,此时最大线损是平衡时的6倍。
3.2 管理线损的主要原因
1)台区户变关系不正确。配电台区具有覆盖面广、所带户表数量大和低压供电方式多样性的特点,配电台区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建立配电台区与户表间的拓扑关系,而通过人工方式核查,其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核查准确率和及时性难以保证。2)户表采集实时性不高。一方面因户表电池欠压,户表时钟不准确,造成线损数据不准确;另一方面因现场存在信号干扰,载波采集效率低,也使得线损数据不准确。
4 降损措施
4.1 建立健全降损机制
为了保证实际工作开展,要以降损机制为前提保障,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了解低压台区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管理,可以将具体效果落实下去,达到降损目的。成立专业线损管理部门,明确不同人员职责,在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保证线损管理的有效开展。降损机制可以发挥出约束、规范的作用,解决系统运行中的线损问题,从而优化实际效果。降损机制要具有全面性,保证涉及到低压台区的各个方面,指导相关工作开展。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要对线损机制做出适当调整,保证很好地适应,从而发挥出有效作用。电力企业要加强降损机制建设,为线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最大限度降低线损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4.2 电能管理
在台区线损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检查SG186系统中的用户与计量点对应关系,核查数据与接入点是否一致,避免出现计量点错记、漏采等问题。
采集所有计量点的数据后,将其传输到系统中进行集中核算,快速分析用户用电数据及用电行为,杜绝异常用电。采集后的所有数据应建立专业台区分区台账,在自动化管理理念基础上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和监测对比,及时发现三相负荷不均衡、偷电窃电等异常状况,有效处理。而在无表用电能耗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加装电表,对移动基站、天网监控等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定期采集数据,采用补抄方式将其传输到系统中,以全面提升低压公用台区线损率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3 积极引入信息技术
对于线损管理工作人员,在传统模式下采用人力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效果不是很好。因此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不断优化线损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了效率和质量,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借助信息技术对低压台区线损进行动态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相关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对线损实现控制,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线损问题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要开展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对线损管理方式做出适当调整,可以达到更好效果。因此要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提供支持,保证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4.4 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数据管控
台区线损管理涉及的参数较多,相关数据量也较大,因此对当前线损管理中的营配贯通采集建模数据,要加强核查和整改,确保数据维护“前清后不乱”。规范线路切改、营业普查等有关流程,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控。同时,可充分利用现在的手机网络便利,建立台区线损工作微信群,实时通报线损指标排名,收集技术难题,分析异常数据,研讨解决方案,梳理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工作重点、难点,做到“吃透上情,摸透下情”,便于更好地明确责任、进度和要求,统筹安排线损管理各项工作。
4.5 负荷实时监测
通过同期日线损的监测分析,关注季节性负荷用户所在台区,对其计量设备的负荷数据进行监控,确保此类用户负荷在计量装置精准计量范围内,避免因低压用户计量装置失准导致台区线损异常。根据城市地区160kVA和农村地区100kVA的容量开放要求,对新装低压用户,应根据用户受电容量合理配置相应量程的计量表计或带有合适互感器变比的计量装置,保证计量精确度。同时合理分配公变台区下用户,确保台区不出现重载、过载情况。
4.6 窃电管理
对长期线损异常,但是线路状况良好,基础信息准确,数据正常采集的台区,线损异常一般由窃电或计量失准引起。借助采集系统,对此类线损异常台区下用户逐一进行用电负荷分析,确定疑似用户进行现场用电检查,发现窃电立即拍照取证,联系用户制止窃电行为。日常工作中,台区经理结合周期核抄、低压巡视等工作,加强现场管控和用电检查,以防用户窃电、超容用电等情况的长期存在而使得台区线损超大。
5 结束语
线损管理能够保证供电企业良好运行,是电力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线损指标的控制,保证供电企业综合盈利水平。线损管理手段要在长期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各区域供电企业需要及时做好检查,发现线损后必须进行科学分析与处理,提高用电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只有全面做好各项管理,堵塞漏洞才能降低台区线损,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洋.同期线损台区常见问题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9):85.
[2] 谢李浩然,蓝岚.降损增效的管理措施[J].农电管理,2019(08):42-43.
[3] 曹楠鹏.浅析低压台区的线损及降损措施[J].通讯世界,2018(06):148-149.
[4] 王志磊.供电企业降损增效工作常态化管理[J].农电管理,2018(01):24-25.
[5] 施伟亚.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19):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