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朱卫青 孙洪伟
[导读] 现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开始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
        朱卫青    孙洪伟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小学 山东省 潍坊市  261200
        摘 要:现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开始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同时教育部门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编程教学,如果教师想要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使学生满足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那么一定要提升对编程教学的重视。而下文就将对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实践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如果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想要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使自己的教学形式紧跟于时代发展的脚步,那么就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对教学思想有所转变。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信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主动组织学生亲身操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编程所存在的魅力。但现在,大部分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同时对于编程教学的开展也没有过多的重视,所以就导致其教学效果始终无法得到保障。
        1 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现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观念等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现在大部分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其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仍然会秉承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同时其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再加上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大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来说都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其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甚至长期如此,学生还会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感。在该教学状态下,不仅后续的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工作无法再顺利开展,同时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很难有所提升。
        1.2 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有所忽略
        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现在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始终会以自己为中心开展编程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本没有过多重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整节课都在单方面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不仅学生无法拥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甚至学生也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仅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的参与到信息技术编程学习活动,同时其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
        1.3 教师对编程教学的重视度并不高
        现在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编程根本没有太多的必要,认为其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行了,所以对于编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根本没有过多的重视,甚至在实际课堂上,也经常会秉承敷衍性的态度。除此之外,这些教师也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堂的实际意义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学生也无法实现全面性的发展。
        2 scratch的概念及其特征
        对于scratch来说,其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编程工具,其主要会被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的编程教学之中。因为该编程工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包含比较生动的编程素材,同时编程界面也比较友好。除此之外,scratch这一编程工具所拥有的程序模块可以以组合搭建的方式开展编程,所以对于学生操作能力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应用于学生智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开发。最后,scratch这一编程工具还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其不仅可以完成一些趣味动画的制作,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进行分享,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使用。


        3 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实践的方略探究
        3.1 模拟创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计算机思维来说,其指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除此之外,计算机思维还可以实现一些系统的设计,或者对人类的思维逻辑进行模拟。经过实践可得出,如果小学阶段的信息教师在开展编程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对scratch这一编程工具进行使用,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对该编程工具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把程序指令放在一个特定的指令中,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需要把教师鄋设计的特定指令放入脚本进行构造,以此来完成脚本的设计。对于该程序设计来说,其属于比较简单的一种,所以会更适合被应用在小学阶段的编程教学工作中,甚至其还可以对一些传统的程序设计进行替代。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课堂情况,创建一些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即对范例教学方式进行使用,让学生在对自己的演示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在做出一定程度的创新,同时要求学生对于任何一个范例都存在属于自己的创新设计。这样一来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拥有了独立学习的空间,同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得到有效的锻炼。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编程的学习,还可以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随机调查的形式,对学生对于范例的熟悉程度以及认知程度等进行检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编程语言,所以教师在使用scratch编程工具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学生不仅会对编程语言的思维方式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3.2 培养数字化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字化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部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度的提升,现在大部分小学都开始为scratch编程配置相应的教学材料。再加上现在我国已经成功迎来了网络时代,所以教师只需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案例,同时学生在家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编程网站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现在大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在网站上实现互相分享以及互相学习,而这也就对scratch编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推动性作用,同时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对于scratch编程工具来说,其相较于其他编程工具更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教师在对其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先把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编程学习内容。在案例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scratch编程。通过对一些实践的观察看出,在编程课程刚刚开展的一段时间内,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可以实现独立性的创新,其余大部分学生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就只是依附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并没有对其进行过多的创新即拓展。但经过基本上一年的时间,学生就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同时其创新能力也明显的有所提升。
        3.3 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共享的意识
        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大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更高程度的喜爱程度。同时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其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scratch编程教学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以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特点,保证分组的合理性。如果学生可以经常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进行学习,那么不仅其在此过程中会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同时大部分学生也更愿意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在实际教学课堂上,还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给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充分的尊重,保证其拥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以此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探究意识。
        4 结束语
        总之,现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重视编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主动对scratch编程工具进行使用。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还要多给学生合作探讨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享意识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等,保证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开展意义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艺.寻找信息技术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14-15.
        [2]许剑平.协作分享、不断创新、共同进步一记香港LEAD团队推进香港地区Scratch教学的经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7-19.
        [3]王继华,吴向东.关于Scratch教学的定位问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9):95-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