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鹏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715300
摘要:对于高中教育来讲,目前的计算机课程普及较少,课程数量相比其他学科也处于劣势状态,但是仅几年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高中开始重视起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加大财力和教师资源的投入。本文针对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提出几项策略,重点包括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理念的认知、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管理以及组织学科竞赛等几种形式来推动高中计算机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性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在应用者信息技术,不仅是因为其智能化的便利,更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目前社会发展中,对于信息技术人才还是处于比较紧缺的状态,因此很多高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国家培养相关的人才。因此在高中教育中,计算机的普及就尤为重要,在目前,很多高中的计算机课程少之又少,甚至被其他课程占用,学生根本掌握不了信息知识,对电脑操作的技术水平更是为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出击,明确自身教育目标,实现有效性教学。
1.新媒体教学,加强认知
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掌握课程的理念内容,树立自身对学科方向和研究内容的认知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认知程度,一个是学生的认知程度。很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的课程对于高中生来讲不是很重要,自己就先否认了自己课程的价值,又怎么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呢?反观学生,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中,认为学好高考的几门课程就足够了,因此对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就没有很重视,甚至出现在课程中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的情况,这是完全错误的状态。所以,教师要树立自身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为此,利用新媒体内容,可以很好地将计算机的发展史,重要性以及课程的重点部分展示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收集一些计算机相关的新媒体资料,例如计算机发展史上出现的重点人物、书籍以及里程碑的事件,勾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崇敬;其次可以通过视频、电影以及应用到信息技术比较典型的新媒体素材等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以此推动课程的有效教学。
2.分层教学,共同进步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同样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差距非常明显,有的同学经过教师的简单指导就可以完成很复杂的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则拼尽全力,还是会和优秀的学生有差距。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现状,对不同成绩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主动把课堂精力放在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身上,以此来实现班级的共同进步。另外,也可以成立互助小组,将班级同学分组,每一组内任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小助理,通过小助理来帮助其他的学生,不仅增强学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让其更快地进步,同时也缓解了教师上课的压力,从而有精力辅助班级的整体进步。
例如,在学习“用照片编辑器处理图像”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图像的处理还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但是有的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快,甚至自己课余时间就在学习PS等图像处理软件,因此要采用分层教学,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加强引导,并让有学习经验的学生帮助他们,从而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
3.组织竞赛,增进实践
在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部分学生反映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由于课程数量较少,在课程结束后,就投身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等下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就觉得前后课程连贯不起来,因此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一直得不到很好地提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就要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为此,教师可以组织信息技术竞赛,通过班级内部的比拼,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编辑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文档修改竞赛,让学生拿到不同的十个文档,根据不同的指令和要求完成文档的编辑,包括修改内容、字体、段落等等不同要求的修改,半小时内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这种比较可以集中式的对学生进行强化锻炼,而且可以很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负起责任,首先要明确课程的重要性,提起自身和学生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分层教学和互助学习的教学方式,促进班级整体共同进步,另外就是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三类教学策略,相信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提升教学有效性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珊.谈高中信息技术的一般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29):81-82.
[2]潘守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2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