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体制逐步趋于完善化。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提升,新课程改革为高中生物教师提出更多的教学要求。为了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效率,教师必然需要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不断优化自我课堂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物教与学的质量,从而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有效教学,简而言之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获得具体性的进步,且教学效果不低于一定区域范围的平均值,不断地推动学生有效学习能力的稳定性发展。高中生物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除了高考要求之外,还需要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形成学生用科学眼光看待客观世界的能力。故此,本文以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为研究出发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感悟的基础上,通过三个方面的教学讨论,希望能够加强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升高中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一、转变自我传统教学观念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革新自我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固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必然需要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基础出发,改成传统以教师为主动和以学生为被动的教学模式,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这样长久以往下才能形成自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合作教学模式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亮点之一,教师也应该积极融合合作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细胞的无机物》一课上,教师可以融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首先先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的划分应该基于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理念,这样更加容易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控能力,形成生生之间具有相互学习补充、促进、带动的氛围,进而利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其次,教师应该作为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出题者的身份,以一系列的问题提出来带动课堂的教学节奏,促使各小组不断地深入学习掌握知识。最后,关于问题的设计,教师需要考虑到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要围绕知识内容设计问题,同时也要考虑问题的由浅到深、由表到里的设计顺序,有效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从而真正实现探究性的教学过程。
二、善用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当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在面对高中生物的教学重难点上,由于高中生物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形象化认知思维上不容易理解,而信息技术集合声光影像为一体的工具,能够将文本知识静态化的教学表现转变为动态化的知识表现,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形象化认识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课堂师生知识的双边互动,从而为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教学开始。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癌变》一课中,为了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助力学生突破该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可以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辅助,来达到该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数字癌症”,让学生明自癌症的可怕。在学生注意力被吸引之后,教师再通过对相应图片视频的展示,一步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癌症,明确癌症的发病机理,最终达成对重难点内容的突破。
三、建立有效教学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是以学生的知识技能,通过考试或者测验的方式展开,这样评价方式很容易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一些学困生及中等生而言,不利于提升他们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也容易导致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甚至可能引起个别学生的厌学、抵触性学习情绪。故此,教师应该改成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综合性评价,以测试性评价、非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进行全面多层的评价,这样既能更好地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兼顾到班级所有的学生,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更强的动力。例如,在《细胞的增殖》一课的教学末端,先为班级学生做出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重点评价出学习过程中表现最好的以及进步性较高的学生,主旨于表扬不同学生做出的学习努力。其次,教师在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集中在基础的概念知识与重点知识上,进一步掌握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利于后续的补充性教学。最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再提出几个拓展性问题,看学生回答情况。在这样多层面评价方式中,不仅助力教师更加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也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最大化保证课堂评价的积极教学作用。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本位出发,这样在以学定教的研究思维上,才能创编出更多适宜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从而才能提升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燕平.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21):104-105.
[2]杜海.强化学生认知体验,落实课堂有效教学[J].生物学教学,2018,43(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