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印印
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东崔完全小学256503
摘要:根据新课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要求不断变换,法治教育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小学生具有启蒙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内注重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加强学生的法治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尽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阶段作为加强学生生活行为与学习习惯的重点时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课堂内教师并没有加大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不到提高。为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严格遵循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
1现阶段小学法治教学的问题
1.1法治内容较为松散
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内,虽然教师在依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但仅仅是在道德方面加强学生的品质,使得学生对法治知识的认识并不充足,而且只是将学生的道德行为加以约束,以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无法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并且教师在课堂内也是要求学生遵守学习方面的规律,对法治教育的开展较晚,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思想,进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的行为。
1.2教师的法律知识并不丰富
因为小学教师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开展法治教育的活动时,通常采取形式化的内容,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法治课堂,使得学生对相关法律案例没有理解能力。并且部分教师对法律的知识本身理解度不强,没有高素质的法律意识,进而导致小学道德与法律课堂没有实质性地展开,同时,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法治思维没有重视,给教学生活带来了影响,间接对法治教育造成阻碍。
1.3学生的法治环境受到破坏
法治教育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与学校,还在于部分家长,他们认为法治教育没有意义,而更为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使得法治环境遭到破坏。并且家长在生活中还存在部分的违法行为,无法给学生树立榜样,像是学生在校内受到批评,家长就会认为是教师的过错,组织人员对教师采取暴力手段,导致教师受到人身攻击,不利于法治教育的实施。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法治教育策略
2.1加强法治内容的渗透
2.1.1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渗透
为改变现阶段的法治教育模式,教师可从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入手,不仅在课堂内渗透相关的法治内容,还应根据学校的制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此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教师要营造法治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遵守法律制度的习惯,不断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比如在学习《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时,教师就应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责任。在课堂内,教师可先让学生具体说明学校对班级卫生检查的准则,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加强学生的生活意识。然后在学生说明完毕后,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制度中的法治信息,像是不准打架、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等,逐步渗透法治思想。
2.1.2法治观念渗透到各个学科
法治教育不仅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所体现,还要在其他科目中增强法治教育。为此,学校的管理工作者应适时加强全体教师的法治意识,推动教师对法治内容的理解,加快教师对法治教育对学生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通过多种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法治思想,实现权利与义务,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增强学生的法治体验。
2.2将学校的法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并未采取法治教育与社会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法治教育的内容时,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明白法治对行为的约束,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不断引导学生描绘出体验感想,以此通过不同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法治思维。
比如在学习《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时,教师应将所要讲的内容与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然后开展各色的法治活动,加强学生的法治体验。在课堂内,教师可借助教育设备播放现阶段生活中浪费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浪费是不好的习惯。并且学校要请著名学者在校内进行演讲活动,弘扬浪费对生活的坏处,倡导节约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生活行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2.3重视学生的法治体验感受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内,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入到法治活动中,带领学生感悟法治思想,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并根据学校内所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法律知识,而后教师要讲解法治内容,引领学生共同制作海报,以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低碳生活每一天》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来的学校,并将低碳生活的具体含义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低碳含义的理解。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在画纸上绘画出低碳节能的内容,以此加强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学习能力,弘扬中国的生态管理理念,提升学生的法治素质。
结束语:
法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还要在课堂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法治内容,采取生活中的事件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对法治的体验,从而发挥法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秋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法治教育[J].情感读本,2019,(24).15.
[2]蔡惠芹.浅谈健全学生品行和人格的培养--让道德与法治和特色课程完美融合初试[J].新课程·小学,2019,(7).178-179.
[3]黄晓卿.浅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7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