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蔺志叶
[导读] 在新课改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渗透和深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
        蔺志叶
        摘要:在新课改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渗透和深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手段已经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弊端和不足之处,更加难以适应现如今高标准的教育教学需求。因而寻求多样化、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将微课这种信息化背景下衍生的新型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中来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切入点,针对微课在教学中具体运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导入环节;分层教学;课后拓展
        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科,在信息经济得到普及以及信息化资源得到广泛运用的时代背景下,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有力载体和工具。将微课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极大转变传统以灌输和说教为主教学模式的束缚,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一、优化导入环节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以围绕教师讲解课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展开,采用平铺直叙地方式进行新课内容的导入,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趣味性,难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而借助微课本身具有的集声、像、色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优势进行新课导入环节的良好设置,能够增添新授课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是优化导入环节的有力载体。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充分把握信息技术这一优势作用的基础上,巧妙利用微课给学生打造新颖、有趣的课堂开场白,从而为新课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以“绘制图像作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例,为了达到课前激趣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一些利用Photoshop工具绘制的各种图片作品,如“旭日东升”,在演示的过程中从作品的下方添加部分青草作为补充,使整幅图看起来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或者是演示“海上日出”“保护环境”等主题类的图像内容,并利用Photoshop强大的编辑功能对图像做适当的补充和添加,将学生的目光牢牢吸引到课堂上,并引导学生思考图像是如何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知识的讲解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如此,便为课堂的导入环节进行了优化设置和安排,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的有意注意,推动着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二、落实分层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虽然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不同之处,这就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不同的学习在相同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为了使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均能有所进步和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依托微课开展分层教学,在遵循一视同仁、隐性分层原则的基础上,借助微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性的编排和设计,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出合理地、分层性地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例如,在进行“调整色彩与添加特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出发,利用微课给学生设置分层型的目标。比如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给他们设定的目标是让其通过学习学会感受不同的色彩以及不同颜色模式带来的感官变化,而对于计算机操作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则要让他们学会如何调整色彩并制作出特效,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如此,便使不同层次、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了教学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进行课后拓展教学,丰富学生知识内容
        微课本身具有的资源丰富、不限时空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复习、拓展方面的工作,是丰富学生知识内容的有力载体和工具。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用途广泛且包括知识内容众多的学科,单靠课堂上学习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巧妙借助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拓展和迁移工作,让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平台中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
        例如,完成“制作网站的主页”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拓展教学,即给学生展示如何在微课的指导下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介绍学校相关信息的校园网站。在微课中,先将本课的基础知识如网页的概念、制作网页和网站的一般流程等信息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之后,对具体制作网站的流程、方法以及具体的步骤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对如何输入文字、图片等操作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如此,便将微课在课后复习巩固和拓展环节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
        总之,在运用微课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在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微课与自身的教学活动融合起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从而最终达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华志.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
        [2]孙艳.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