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随笔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乔建芹
[导读]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乔建芹   
        靖边县第七中学  718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要求英语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投入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转换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改变哑巴式英语教学。       
        关键词:情感教育 合作交流 趣味英语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满堂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姿态,有一定的优点,比如课堂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特点,但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明显灌输色彩。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近年来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要求英语老师打破这种模式,积极投入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活泼轻松、自然愉快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就要尽量做到这一点,我有以下经验,以期共同探讨:
一、做一位有爱心的老师。
        古人云:“亲其师重其道”。意思就是说:和自己的老师的感情近了,也就愿意听取老师的传授的道理了。学生的情感心理状态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情感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调节功能和推动作用,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做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他们,以达到让学生“亲其师重其道”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那么自己从事的学问或工作,就不在是枯燥乏味的,它会让人沉醉其间,乐此不疲,目前所使用的新教材,能够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英语课堂上的“小气候”,在“玩”中学,在“学”中实践,尽力创设各种情景,如使用肢体语言,游戏,顺口溜,猜谜语,分组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那么学习将是一件乐事。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从而熟练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而服务,教师授教之功在于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的单向活动,把学生看成主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就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习惯来学习,只有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会学习的条件之一,就是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师生间,生生间要善于平等交流。比如辩论、对话比赛、表演、演讲等等都需要学生通力合作,学生们各抒己见,来达到学习的效果。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合作中,集思广益,各取所长,对于“自我”就更加完善,同时也就养成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他们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赞扬,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要给予及时的帮助,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其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使学生最终能够把英语知识这块“肥沃的土壤”慢慢吸收。
五、布置行之有效的作业。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后多读,多写,多思考,认真完成课本上与练习册上的练习,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培养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以拓宽信息渠道,扩充知识面。
六、教学生做一位有道德懂感恩的人。
        仁、义、礼、智、信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是我们必须倡导、学习和遵守的思想道德标准和做人的行为准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流传千古的箴言,尤其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相当的重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是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必备的才能,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条件。道德是美丽的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美丽了自己也美丽了别人。道德是美丽心灵的体现,为有困难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既幸福了自己也幸福了他人。学会感恩,同样是一件有道德的事情。学会关心他人,同样也是善良的美德。让学生学会感恩,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对家庭承担责任的人。所以一个好老师不只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做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这样才称得上是“教书育人”的园丁。
        最后我想说的是: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空间,做到: 一,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以期达到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二,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蔡少芹.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英语课堂的结课[J]. 教学随笔, 2011, 000(007):P.4-7.
        Sunny 雷少武. Sunny的教学随笔[J]. 第二课堂:高中版, 2015.
        王萍.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的词汇记忆[J]. 教学随笔, 2008, 000(006):25-26.
        胡芹.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刍议[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 000(008):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