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实践方式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潇璘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习达到
        张潇璘
        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 四川省巴中市 636064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习达到的高效化。英语是高中学习中重要的学科之一,经过三年英语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拓展文化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比较小学和初中英语知识来说,高中英语知识更难,学生不容易有效理解和记忆。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兴趣无法发展,学生加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教学重难点,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师一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设计微课预习、创设情境、小组学习以及实施分层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有效发展兴趣,自主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综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微课预习,引导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够自行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和掌握,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高中阶段是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过程中,而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是,在应试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会将课堂教学重难点直接讲解给学生,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这样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英语学习中,要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根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结合课前预习和微课教学,为学生设计微课预习环节,提出相应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Module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找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将相应文字和教学内容整合起来,设计成微课形式并发给学生。接着,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告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做什么、完成什么,而这些学习任务就是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直接反馈,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最好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以及课后习题等设计题目,如“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by train if given the chance?”,然后发送到学生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学习了解。如果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记录,带到课堂中在思考。学生根据微课中的学习任务,通过预习教材内容和合作探究,一一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而且对于要预习的内容也能清晰了解,从而有效提高了预习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学习状态中去,为后续教学打造基础。
        二、创设情境,发展学生兴趣
        人的兴趣使然是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当学生拥有了学习乐趣,学生才会在心理的驱使下,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记忆知识。高中英语知识比较多,很多学生会选择直接从文本的表面反复地背诵,这样很容易遗忘或者出现混淆,从而降低自身的学习动力。而情境学习是一种生动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自由地想象,将不易理解的文字内容转变成动画内容贮存在自己的脑海中。学生可以经常进行回想,达到对文本的反复记忆。
        例如,我们以“Module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这部分英语内容的教学为例。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本文介绍了一位高中新生第一天在学校生活的感受,而这个内容也非常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教师先用问题引导学生:“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What do you want to accomplish most in your high school life?”、“Tell me about your hopes for high school life。”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和学生生活实际有关,所以学生会自由的想象和思考。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用英语来说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为学生创设英语情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兴趣也得到了有效发展,学生更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接受知识,记忆知识,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三、小组学习,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构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以及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生阅读完成后,需要自行巩固和掌握文章中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点,并且要当堂进行消化。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阅读知识点,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英语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新学到的英语知识点。
        例如,在阅读完“Module4 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这篇课文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为学生分配小组内部的教学任务,以便让学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在小组学习中,小组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朗读课文,或者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找出本文中的中心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互补充额外的阅读知识点。小组英语阅读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设计出和阅读内容有关的情境主题,让学生们自主进入到情境语境当中,自觉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并且还需要教师不断激励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把心中所想的内容和英语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大胆的用英语进行表达出去,同时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最后由教师整合学生所提出的阅读问题,阐述阅读中的教学难点,最终达到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
        四、实施分层,尊重学生个性
        在目前,应试理念的影响依旧广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由于目标过于困难,也会让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也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本班学生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在适合的教学目标下,有效发展自己,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在适合的学习层次上提升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整合全面学生的综合成绩,并依据综合成绩的情况,教师将本班的学生分为三层:A层是指基础较差的学生;B层是指人数最多的中等生;C层是指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当教师为学生进行分层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课堂提问。以学习“Module5 A Lesson in a Lab”这节课为例。教师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置了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如何综合运用;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除了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还可以在课余的时间找一找相关的英语作品,熟读并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其他内容。
        综上所述,在英语学习中,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转化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实情,结合学识内容和情境教学,通过微课预习、创设情境、小组学习以及实施分层等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摆脱原有低效的学习方式,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还能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动力,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傅一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苏州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