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铭晔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基于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创业素质,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更要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英语的理解与信心,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文化差异的包容,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共赢意识。
关键词: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核心素质;英语教学
早在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一词就在《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一文中被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素质教育”也焕发着无限的活力与生机。同时,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员——职业教育,也迫切需要突出素质教育的地位。本文将引用尹伟民先生所著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论》一书中的理论,浅析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论背景下的英语教学。
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论》一书中,尹伟民指出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由于以国民素质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导致,其次是当前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是素质教育提出的现实需求。而我国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经济、社会、人文与企业发展共同的要求。要推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就需要全面发展教育与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还要坚持“以人文本”为其发展的根本依据,同时,职业人的自我建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通过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企业、职业对人在知识、能力、素质各个方面的人,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身心素养等。这个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明确职业学校育人的方向,有利于确定职业学校人本性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完善职业学校发展性教育的评价标准。因此,职业学校与教师应不断完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即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创业素质。
二、职业教育核心素质下的英语教学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虽然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文化基础课的培养与熏陶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在读完《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一书后,本人对素质教育,尤其是核心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
(一)身心素质: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英语的理解与信心
身心素质包含两个方面: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在人体格和精力层面上统称,而心理素质则是要求学生具有稳定并积极的情感力量,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格力量。在英语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身心素质中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对英语及其他语言学习的兴趣,改善学生与他人人际关系的相处,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信心。
职业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与初高中英语教学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应试压力的下降,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不忘初心,做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工作者,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甚至是其他语言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多种视听材料,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牢记培养身心素质的使命,避免让学生再次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之中。
再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比如,小组之间的合作或竞争,双人或多人之间的表演等。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教师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之下,学生会增强对语言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语言学习的效率和内在动力的激发。
(二)文化素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文化差异的包容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要实行文化精神的教育,将人类文化精神的精髓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影响并传授给学生。文化素质既强调了教育的文化属性,也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中,文化素质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输入,而且要注重文化精神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能脱离了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因为脱离文化的学习是没有灵魂。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通过对文化的深入学习,会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让语言学习不再是枯燥单调的。最后,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把握也能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包容,促进沟通交流的得体程度,以及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辩证思考。
(三)技能素质:增强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语言运用
职业教育中的技能素质包括了以下四种素质,操作技能素质,心智技能素质,岗位拓展技能素质和职业规划技能素质。技能素质教育要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以人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以需求为动力的理念,培养一批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应从两类学生去分析,第一类是与英语相关专业的学生,第二类是非英语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尤其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立职业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去理解并运用外语,让外语切切实实成为学生在职场的工具,而非考场的一串串“代码”。其次,对于第二类学生而言,外语或许在今后的职场中使用甚少,但是作为教师应为学生作好进入职场的准备,例如英文简历的制作,英文邮件的写作,英语日常的寒暄与交流等。总之,教师应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化的场景,增强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语言运用。
(四)创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共赢意识
创业素质的内涵包括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素质教育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在创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团队教学,鼓励基于问题学习模式和网络学习。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多样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强化团队意识,同时也可以设计以任务为导向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增强项目意识,从而在课堂中更好地体会团队合作与共赢,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基于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创业素质,教师在英语课堂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更要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英语的理解与信心,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文化差异的包容,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共赢意识。推行素质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教育,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核心素质的各个方面重新审视和思考当下的教学工作,从而培养新一代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尹伟民.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於铭晔(1995-),女,江苏无锡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
基金项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018/0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