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灵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2
摘要:当前,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教育领域中关于课堂教学创新的探索也在持续推进。翻转课堂就是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举措之一。本次研究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给出了成熟的翻转课堂教育经验,为地理课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好的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初中阶段,同学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地理学科,对这一学科难免有不适应感。特别是地理学科对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科学解读和研究,其视角视点是很多同学以往没有考虑过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很多同学死记硬背地理名词,但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了解十分肤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必须重点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短板不足,让同学们主动探究了解地理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水平。
一、以微课为中心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个外来词汇,是一种将课堂主体地位回归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初中阶段,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这种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启迪,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点和名词概念。我们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一个翻转探究的中心点,而不是让学生单纯的阅读课文教材,自己漫无目的的瞎想。利用微课教学的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在微课视频上,重点把握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直接提炼知识点给大家讲解,也不需要对照课本一步步的讲解课文内容,而是把预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播放出来,让大家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内容。
微课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媲美的优势。首先,微课教学是声光电技术的综合呈现,它可以对地理学科知识进行更通透直观的展示。比如城市区划,我们不仅可以在微课中给大家看城市地图,还可以利用导航软件给大家直观展示各个城市的地形地貌、城市规划,可以十分生动的了解不同省市县镇地区的区划设计;再比如关于少数民族人文地理,舞蹈或者艺术的呈现,视频课件显然能有更加生动的展示。其次,微课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大家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特征。用好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更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二、设置问题,引发思考,让翻转教学重点突出
翻转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至关重要的。在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大家主动思考探究课程内容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在利用微课视频提供生动展示的基础上,学生要能将各类知识点贯通起来,才能真正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并且在未来做到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社会发展。这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所在。
对于问题的设置,老师应当考虑学生认知,考虑学科内容,结合微课视频进行精细的把握。比如在学习到地理课堂中中国水资源分布这方面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在微课课件中节选了关于中国大江大河,水资源方面的纪录片给同学们看,帮助大家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我给大家布置的思考题是:“请思考,我国水利资源的状况,与国家地理地形有什么关系?与我国总体区位环境有什么关系?”在这个问题引导下,同学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的水利资源与我国地理环境、地质地势的关系,和国家所处亚太地区地理资源环境的关系。因为从大的地理格局来讲,我国的河流的形成,与气候、与降水量、与西部山地的地势地形是有密切关系的。有西部的高山和融化雪水,才能有东部源源不断的江河湖海水源注入。
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同学们形成一种大的格局观、地理观,让同学们能够将水利资源方面的知识和中国总体地理环境、国家地理的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地理学科教育越来越强调知识点的灵活利用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也必须是开放性的,有深度探究价值的。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思考探究,尝试主动将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答案。这就是翻转课堂的教育引导过程,相信能让同学们在学科认知方面有新的发现。
三、小组合作,深度探究,提高学生思维认知
学习是一个探究思考的过程。而作为初中生,他们在思路视角,观点看法方面是有很多差异的。有的同学能够较好的理解学科内容,但也有的同学并不善于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我们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应当鼓励同学们将各自的看法体会讲出来,形成彼此的交流论证。这是互相印证所学的过程,也是交流借鉴、相互启发的过程,更是纠正彼此认知短板不足的过程。通过讨论互动,可以形成更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比如在学习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这方面知识后,老师组织大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设置问题:请大家以小组的方式,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来谈谈其对北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个问题引导下,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学习,我还在多媒体播放展示了南水北调方面的资料给大家看。各个小组对照PPT资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展开对话,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更加深入。有的同学提出:南水北调即可以为北方地区补充农业灌溉用水,又可以为南方抗击洪涝灾害提供多一重保障。还有的同学提出:南水北调给北方农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灌溉用水的成本。因为不用大量深井作业,可以就近从沟渠河道汲取水源进行灌溉,这符合农业减负的要求。在同学们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可以看到大家的讨论热情非常高。而且有老师提供的资料素材作为参考,大家的讨论也很有深度,不只是围绕课本教材来展开。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很有帮助,是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
结语:
在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被动,对地理学科知识的认知肤浅,难以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针对初中地理课堂进行大胆创新,推出了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曾凡成.翻转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33.
[2]薛锦,邵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以《新概念英语2》为例[J].英语广场,2020(17):134-136.
[3]孙鹏云.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04):159-160.
周美灵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2
摘要:当前,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教育领域中关于课堂教学创新的探索也在持续推进。翻转课堂就是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举措之一。本次研究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给出了成熟的翻转课堂教育经验,为地理课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好的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初中阶段,同学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地理学科,对这一学科难免有不适应感。特别是地理学科对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科学解读和研究,其视角视点是很多同学以往没有考虑过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很多同学死记硬背地理名词,但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了解十分肤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必须重点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短板不足,让同学们主动探究了解地理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水平。
一、以微课为中心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个外来词汇,是一种将课堂主体地位回归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初中阶段,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这种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启迪,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点和名词概念。我们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一个翻转探究的中心点,而不是让学生单纯的阅读课文教材,自己漫无目的的瞎想。利用微课教学的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在微课视频上,重点把握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直接提炼知识点给大家讲解,也不需要对照课本一步步的讲解课文内容,而是把预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播放出来,让大家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内容。
微课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媲美的优势。首先,微课教学是声光电技术的综合呈现,它可以对地理学科知识进行更通透直观的展示。比如城市区划,我们不仅可以在微课中给大家看城市地图,还可以利用导航软件给大家直观展示各个城市的地形地貌、城市规划,可以十分生动的了解不同省市县镇地区的区划设计;再比如关于少数民族人文地理,舞蹈或者艺术的呈现,视频课件显然能有更加生动的展示。其次,微课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大家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特征。用好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更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二、设置问题,引发思考,让翻转教学重点突出
翻转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至关重要的。在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大家主动思考探究课程内容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在利用微课视频提供生动展示的基础上,学生要能将各类知识点贯通起来,才能真正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并且在未来做到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社会发展。这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所在。
对于问题的设置,老师应当考虑学生认知,考虑学科内容,结合微课视频进行精细的把握。比如在学习到地理课堂中中国水资源分布这方面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在微课课件中节选了关于中国大江大河,水资源方面的纪录片给同学们看,帮助大家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我给大家布置的思考题是:“请思考,我国水利资源的状况,与国家地理地形有什么关系?与我国总体区位环境有什么关系?”在这个问题引导下,同学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的水利资源与我国地理环境、地质地势的关系,和国家所处亚太地区地理资源环境的关系。因为从大的地理格局来讲,我国的河流的形成,与气候、与降水量、与西部山地的地势地形是有密切关系的。有西部的高山和融化雪水,才能有东部源源不断的江河湖海水源注入。
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同学们形成一种大的格局观、地理观,让同学们能够将水利资源方面的知识和中国总体地理环境、国家地理的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地理学科教育越来越强调知识点的灵活利用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也必须是开放性的,有深度探究价值的。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思考探究,尝试主动将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答案。这就是翻转课堂的教育引导过程,相信能让同学们在学科认知方面有新的发现。
三、小组合作,深度探究,提高学生思维认知
学习是一个探究思考的过程。而作为初中生,他们在思路视角,观点看法方面是有很多差异的。有的同学能够较好的理解学科内容,但也有的同学并不善于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我们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应当鼓励同学们将各自的看法体会讲出来,形成彼此的交流论证。这是互相印证所学的过程,也是交流借鉴、相互启发的过程,更是纠正彼此认知短板不足的过程。通过讨论互动,可以形成更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比如在学习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这方面知识后,老师组织大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设置问题:请大家以小组的方式,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来谈谈其对北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个问题引导下,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学习,我还在多媒体播放展示了南水北调方面的资料给大家看。各个小组对照PPT资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展开对话,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更加深入。有的同学提出:南水北调即可以为北方地区补充农业灌溉用水,又可以为南方抗击洪涝灾害提供多一重保障。还有的同学提出:南水北调给北方农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灌溉用水的成本。因为不用大量深井作业,可以就近从沟渠河道汲取水源进行灌溉,这符合农业减负的要求。在同学们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可以看到大家的讨论热情非常高。而且有老师提供的资料素材作为参考,大家的讨论也很有深度,不只是围绕课本教材来展开。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很有帮助,是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
结语:
在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被动,对地理学科知识的认知肤浅,难以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针对初中地理课堂进行大胆创新,推出了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曾凡成.翻转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33.
[2]薛锦,邵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以《新概念英语2》为例[J].英语广场,2020(17):134-136.
[3]孙鹏云.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0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