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历史课堂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任传星 邓秋平
[导读] 教育应当首先提倡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需要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任传星 邓秋平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 253200
        摘要:教育应当首先提倡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需要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主要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互衔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能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积极性;学习氛围
        引言:自主学习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基于学习主体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有计划、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从而能够满足自身长期学习和长远发展的目的。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开设的各个学科虽然可以满足学生的均衡发展,但是无论是学科的学习周期、难度都有所不同,而单位教学时间却是等量的,而且教师也难以将时间、精力分散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同时,对于历史这门语言学科而言,无论是从语言学习规律还是从时间和精力投入比来分析,都需要学生借助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水平。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科学学习等能力,无疑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怎样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自主学习展开论述,希望为广大教育界同仁带来一些启示。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是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的钥匙,通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但学生可以学习怎样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提高历史综合实践能力的方法,而且还能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分析、探究、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逐步启发学生从机械学习到自主学习过渡。
        例如,我在执教《?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课时,首先询问学生一些基础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直观的展现相应的内容,结合思维导图展示这一课时中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掌握重点,同时教师还可以综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提问:为什么秦朝期待万世为君,却二世而亡?教师可以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进行讲述,同时教师结合相关的史料进行观点的佐证,帮助学生分析相应知识:秦朝是一个军国主义起家的国家,20等爵的制度维持这个系统必须不停的扩张,六国的人才精英没有被纳入统治秩序,内部有扩张压力,但是外部扩张环境消失,外部又没有办法凝聚六国人民才是根本问题。借助相关的讲解,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是课堂实践,让学生尽数将所学知识作为课堂训练。通过阶段式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由理论到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中思考,在思考中积极探究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过去多年,之所以有一些学生会认为历史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或者是因为没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甚至不愿意再学习历史,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但是,历史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是学生必须去面对和通过的人生一大障碍,所以教学需要首先从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去主动学习历史,从而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我在执教《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古代文化的资料。

比如有一些学生,就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通过搜集资料,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同时还知晓了中国古代语系的相应变化,比如三国至隋唐时期被称为中古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资料的自主搜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沉浸式课堂,让学生感受历史之美,并且从中感到学习历史并不是负担,以此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历史。通过引入辅助性教学资源,不但改善了学生以往对学习历史产生的畏惧感,而且学生还从中受到了启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才能在今后的的历史学习中更为积极主动,即便是课堂下也能开启高效历史学习之路。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思考相关的情境,比如之前学生曾经学过曹操的《短歌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创设情境,进行语文知识与历史知识的融合,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随后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从汉末到隋唐的诗词有什么变化?通过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进行相关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便利。
        三、营造高效浓厚的学习氛围
        对于语言学习而言,学习语言需要相应的语境,即语言学习氛围。语境又分为自然语境和课堂语境,后者指的就是教师为学生所打造的课堂学习氛围。由于历史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教师就需要从课堂语境开始着手,从借助现代化教具,根据学习主题为学生打造相应的学习氛围,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学习。
        例如课程《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环境、组织课堂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打造适宜学习历史的课堂氛围,而且本堂课的主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更加便于同课堂情境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历史地图对日本的进军路线以及战略意图进行讲述,随后引入相关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旨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交流,并且鼓励学生多学、多练,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才能不断树立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过程以及正面战场十大战役进行了解,鼓励学生将课程《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制作成思维导图,对背景,过程以及影响进行全面的整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综上所述,学习历史不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且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也同样重要,不能忽视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所发挥的自我指导、自我调节作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当始终将学生定义为教学课堂的主人,积极借鉴和学习当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引入更多的知识,从而能保障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始终保持自主探究、积极探索问题的状态,使学生能能够积极而高效的学习,从而为学生步入到高级历史学习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朱秀芳,魏滨滨.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89.
        [2]许麟棋.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03):209.
        [3]刘东兴.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校园历史,2016(04):129.
        [4]王梅.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疯狂历史(教学版),2016(01):93-94+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