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琳
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 邮编:264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从轻松地小学生活进入到学习节奏较快的初中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有必要重视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以实现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在班级管理中应当结合当前教育的特点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1. 1 在班级管理中没有树立威信
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制定全面的计划,并且要结合实际现状来贯彻执行。然而,现阶段的初中班级管理,教师常常占据主导地位,班级管理过程中过于强势,往往根据对班级情况的了解来管理班级,没有把学生的需求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学生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会把教师当作领导人物,大多数学生都会服从教师的领导。这种强势的管理手段缺乏创新,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有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较为叛逆,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师生之间关系紧张,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最终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1. 2 管理理念没有与时俱进
现阶段很多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管理工作的理念没有与新课改相结合,也没有跟上新时代社会对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部分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只局限于自我经验,没有做到向成功管理经验借鉴,那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划时就显得有局限性。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能够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理念,总结管理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形成具有系统的、高效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教育发展相一致。
1. 3 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和日常教学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氛围,对学生的思想精神产生引导的作用,学生具有一定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都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采用的办法较为固化,没有做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管理,缺乏与学生深层次的交流,甚至有些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没有关注学生的综合情况,在管理过程中,只是采用了批判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班主任教书育人的工作就难以做到位。
二、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2.1 营建良好的“班风” 氛围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应当注重班级氛围的建设,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班级的氛围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的状态,如当班级氛围过于压抑时,课后大部分的学生就会通过睡觉、玩游戏、看手机等较为放松的方式进行,那么最后这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不理想;如果这个班级氛围是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那么学生课后就会勤学好问,心情愉悦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长此以往,班级的情况就会形成差距。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对班级氛围的营造。班级氛围最好的创建方式,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来进行,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懒惰的心理。例如,一个学生看到别的学生都在认真学习,为了显得自己格格不入,就会跟上别人的脚步,一起学习最终实现成绩的提升。所以,班主任可以根据小组的形式,对优等生和后进生进行组合,形成带动式学习。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竞争,在竞争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给予学生肯定和赞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班级内部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实现班集体的团结。而且班主任可以定期的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比如,课下讨论活动,后进生问题解答活动,以营造良好班风。
2.2、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把学生放在教学管理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是新锞改下的重要表现。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时,应当把学生放在班级课堂的核心位置,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要给予尊重,发挥学生在学习和班级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为班级的主人,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班级管理的提升奠定基础。那么,班主任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应当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学生成绩有高有低,但是学生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要是班级的学生就要平等对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爱心,在看到学生缺点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这样民主的环境下,能够缓解初中阶段学生叛逆的心理,让学生感觉到来自班主任的温暖和尊重,这样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就容易变得和谐,这样就推动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2.3、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班主任想要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有必要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首先,班级管理应当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张弛有度的进行班级管理,不能过度放松,也不能过度严苛,要把握好班级管理的尺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心底里服从教师的管教,维护班级的记录,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其次,初中班级的管理,不是没有感情的制度,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投入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热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明白教师批评的目的。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一个长效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创新,积极学习先进的理念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秋萍. 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 家长, 2019, 000(036):P.42-42,44.
【2】张华银. 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 幸福生活指南, 2018, 000(046):P.241-241.
【3】盖振静. 放手,给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4(36):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