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 赵阿丹
[导读] 少先队作为新时期的学生代表性组织

        赵阿丹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362300
        摘要:少先队作为新时期的学生代表性组织,其自身在引导群体良性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少先队的建设为出发点,立足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发展,论述少先队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少先队教育在德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列举出两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旨在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素质化教育的教学水平,仅供参考。
        关键词:少先队教育;德育教育;结合方法

        引言:

        德育教育是引导学生思想和言行的重要基础,这一领域的建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意识到自己在学校和学习中所承担的责任。而少先队作为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类活动的基本单位,其自身的建设也与德育教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素质化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之际,分析德育教育和少先队教育之间的关系,推动两者的结合,也显得更加必要。

        一、分析少先队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联

        首先,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又在很多方面存在共性。无论是少先队教育还是德育教育,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此来确保学校的建设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新时代的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力量保障。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少先队教育和德育教育所采用的方式也会存在区别,相较于德育教育来讲,少先队教育会有更加明显的多元化特点,更加重视教育的形式,并且也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娱乐和探索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德育教育更加侧重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的积累。

        其次,少先队教育能够为德育的开展打造更加优质的环境,由于前者的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学生也可以在多样化的探索中学到更多新奇的知识,例如文明礼仪活动,例行班会,升国旗活动等等,都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纠正自身在言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而在传统观念下,德育教育往往是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的,少先队教育能够让德育教育从传统的唯理论模式中脱离出来,变得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

        最后,少先队教育能够丰富德育的内容。笔者已经强调过,德育大多都是以理论性的学习为主,所以学生也始终处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他们虽然在表面上背诵了基本的概念,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并没有完全接受德育的思想。但少先队教育可以改善这种表里不一的现状,能够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时候,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人格,并且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和总结,逐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并主动进行纠正和完善,这样也可以减轻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负担和压力,提高学生德育的积极性。

        二、分析少先队教育在德育中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少先队教育能够引导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少先队员是活动开展的主要群体,所以教师也需要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且要遵循特定的教育方针,要强化对他们言行的引导,让少先队员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有为之士,要让少先队员树立远大的理想,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梦想来引导自己。



        其次,少先队教育能够强化德育教育的作用。在少先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让少先队员养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校也会设计出一些主题,来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行为,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而在这其中,文体活动的开展是最为突出的,不仅涉及到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同时也能让学生把基本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德育重视理论,少先队活动重视实践,两者有效结合,自然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出德育的作用,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
        最后,少先队教育能够发挥出自主管理的作用,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少先队自身的建设以及对自身言行的管理。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对自我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也可以掌握自主管理的意义和内涵,学习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并评价自我管理的效果。而学校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自主管理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比较,并设立相应的评选奖项,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分析少先队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的手段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当发挥少先队员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少先队员相较于其他学生来讲,受到的关注和重视会更加明显,并且也会被群众认为是优秀的群体,教师也会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对此,教师就应当在日常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把少先队员当作引导其他学生发展的风向标,并以此来推动少先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延伸,把全体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在德育课堂开设的时候,也应当积极引进少先队的基本活动,可以把升国旗活动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到一起,可以把民族节日与民族精神结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新鲜体验,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让他们认为德育教育是贴近自身生活实际的,而不是束之高阁的。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在德育课堂上的表现,为他们设计出更加趣味性的少先队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出课堂,灵活运用基本知识[1]。

        其次,学校应当推动少先队活动向着更加生活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少先队和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所以,必须要推动少先队活动的生活化发展,改变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生活中积极收集素材和信息。例如,在学习与法制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要重点搜集违法犯罪事件,然后让学生整理成相应的文件或者是PPT,在课堂上播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毕之后,以校园为单位,创办普法宣传活动,让少先队员积极参加[2]。

        以上,德育教育在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真正促进这一领域工作的稳步落实,就必须要把这一领域的工作与少先队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实践的平台。本文通过榜样作用的发挥生活化活动的设计,这两个角度论述入了少先队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的方法,充分尊重了小学阶段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寻求改革与创新。在未来,少先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结合必将会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石英伟. 浅谈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实效[J]. 新课程(小学), 2019, 000(002):221.
        [2]殷瑞, 马金晶. 浅议少先队活动对培智学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J]. 中外交流, 2018, 000(018):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