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 朱丽明
[导读] 在小学时期的教学之中,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数学更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朱丽明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山海小学312000
        【摘要】在小学时期的教学之中,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数学更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而深度学习的过程需要有高阶思维,更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含义与意义,然后研究了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在最近几年中,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各所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改革教育的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科素养。数学在小学的教育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启蒙学生的知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学习知识、建立知识库的过程与感受,教师应该要及时指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的重难点,使其积极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之中,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深度学习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深度学习主要是针对于浅层学习来说的。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浅层的学习,而深度学习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激起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中也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可以深入地记忆数学知识,并能了解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内容。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之中,小学生应该要多质疑,要从多个方面去思考相同的数学问题,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一种全面的学习数学的方式。深度学习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之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成自主探究式的教学,不仅要向小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另外,深度学习也要求小学生要在掌握数学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去理解数学问题,进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小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独立性的学习者。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果要想要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就应该要引导学生多提问。提问是小学生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也是小学生产生创新思维的重点。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他觉得问题就是思考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教育的精华也是多提问,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使用多种方式去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小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进行问题式的学习。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多提问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那么就应该先让他们学会正确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只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探究者,才可以积极主动地习,最终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明白深度学习的重要性,要多使用这种方式去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理解主要是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了解,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就是数学逻辑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的匹配。详细地说,数学理解主要包含关系性理解、具体性理解和创新性理解三个方面。数学理解不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点。如果没有数学理解能力,那么学生就不能产生深度数学思维,更加不能进行深度学习。因此,要想让学生可以深度学习,就应该要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应该把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时,教师能够先让学生写出周围同学的名字;然后再让学生理解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含义;接着再让学生转身背对讲台,写出前后左右同学的名字;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对比两次的结果让学生明白位置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固定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二)重视新旧知识的构建
        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构建,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教师每讲一种新的知识,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可以辨析并了解所学习的新知识,施展批判性思维的效用,在脑中建构所学的知识,同时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进而更好地去认识新知识。这样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脑中反复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从而产生一个健全的知识体系,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就可以使用这种知识结构去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类、联想、类比等,并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能够知道平角是180度,这时平角的知识就可以存在小学生的脑中。当学生再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就可以观察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平角的角度相符,此时再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就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深度学习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新知识,并通过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去得到新的方式与结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使用问题导向进行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主要就是把问题作为中心,把解决问题当作驱动力,把学生放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问题去解决并学习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其教学步骤是创设情境、产生问题、互动释疑、探讨问题、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反思总结。在这些步骤之中,创设情境是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创建改变学生原来认知结构的平衡情况的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推动学生提出问题。互动释疑是重点,数学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根据重点问题去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交流与合作,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种多层次的思维影响下,把问题和已经有的经验相结合去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后进行反思与总结,让小学生在提高能力的时候形成新问题,让课堂形成新的张力。在使用问题导向教学方式的时候,问题自身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点,具有激励、导向、评价等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重视提取关键问题,有时还能够按照知识的简单程度去把关键问题分成几个小的问题,把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让其变成教学的主线索。
        (四)通过翻转课堂丰富数学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让小学生参加一些数学实践,在真实的生活中去感受数学,可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方式去感受生活现象,推动学生深入学习数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被课堂、课时等所影响,所以很难让学生去亲自体验,这时翻转课堂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就能够利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休息时去超市记录三种品牌方便面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并在上课时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这种让小学生调查并记录生活中的事物,能够让他们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可以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积极把深度学习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从而保证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高效地开展,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小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87.
[2]张娜.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52.
[3]郭珂炜.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30):12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