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海玲
[导读]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王海玲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松北高级中学   154002
        摘要: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根据科目的不同来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引言:化学这一门科目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元素周期表还有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在学习这一科目时,会因为陌生感而有所恐惧,从而学习化学时会觉得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该怎样讲解化学知识,将枯燥陌生的元素符号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知识,将一串串的化学方程式放入到生活中去,这就需要教师潜心研究一下教学方法。在此,笔者将一些在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汇总和探究,希望可以对教师在上课时有所帮助。
        一、讲授法和讲演法相结合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使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所谓讲授法,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语言来向学生讲解一些概念、原理性的知识,这一教学方法是根据奥苏贝尔理论所形成的,在运用讲授法时,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导入、讲解等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可以让整个课堂井然有序,学生也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而讲演法作为讲授法的一个类型,可以补充讲授法的单调,适用于一些实验性强的科目的教学。所谓讲演法,即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演示,让学生可以直接的看到一些实验的变化过程,更好的理解化学变化。比如在教授试剂显色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试剂遇到不同的溶液会显现出什么样的颜色时,可以直接拿试纸和溶液演示给学生看,石蕊试液遇到酸会显红色,遇到碱会变蓝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变蓝色,遇到酸变红色,教师可以将这些试纸显色的反应逐一演示给学生看,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来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教师在讲授完这一知识点之后,就可以通过练习来巩固。除了可以用做习题这一方式以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反应来猜试纸或者溶液的酸碱性。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以及练习,学生就可以记住石蕊试纸的酸碱反应的颜色。在讲解化学方程式时,教师也可以将所用到的化学用品带到教室,然后给学生演示,比如在讲解镁和稀盐酸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将镁片和稀盐酸放一起,然后让学生观察反应,然后教师就可以将方程式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总结。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适合用讲授法解释完毕之后,用讲演法来进行演示,二者结合,从而可以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所要教授的化学知识。


        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然后进行一个“输出—输入”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过程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特别是对于化学这一门科目而言,它需要自己去动手去做实验验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去掌握实验步骤,观察实验反应,记录实验经过,得出实验结果,这样学生才会对一些化学反应有所了解,可以掌握实验仪器的用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实验的步骤。然而,很多时候,教师会因为各种原因,自己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只是作为参观者,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良好。因此,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应该逐步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己作为指导者进行指导。在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因为这两种物质在名称上相似,学生不易区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找出二者的不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记录一下两支试管有何相同及不同之处。学生可以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然后观察两支试管中的反应,这时候学生可以看到两支试管都会有气体出现,这时候学生还会发现,有碳酸氢钠的试管里出现气体的速度比碳酸钠的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自己动手,同时也有观察思考,整个教学效率就提高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课内教学与课外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将理论与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那么学生总是会觉得这个知识不实用,不愿意去学,不知道学这知识的意义是什么,化学这一科目也是如此,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应该要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搬到课堂中来,同时也让学生在课下,去看看生活中哪里运用到了化学知识,将一些化学小实验,搬出课堂,搬到生活中去进行。比如在讲解有关碳酸氢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制碳酸饮料,教师将实验所需的凉白开、柠檬汁、白糖、小苏打、果汁等这些材料告诉学生,然后讲实验步骤讲给学生听,学生在家准备好材料后,就可以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步骤进行实验,然后检验实验成果。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制的饮料会出现气泡,是因为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而后气泡消失,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这样一来,一杯碳酸饮料完成了,学生要掌握的的化学知识也掌握了。学生还可以自己在家做实验来检测家里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方法也很简单,学生只需要准备好洗洁精、家用饮水、玻璃杯还有筷子即可。学生只需要将饮用水倒在玻璃杯里,然后倒入几滴洗洁精,如果杯子里有很多泡沫且没有污垢的话,那么这个水就是软水,相反的,则是硬水。这种简单的家庭小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以及方法,也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到了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也能在这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的乐趣以及生活中的实用性,这样学生对化学这一门科目的兴趣会增强,而兴趣就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在做家庭实验的时候,学生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样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的能力。
        结束语: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怎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同时在化学这一门注重实验性的科目里,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来学习,这也需要学校和教师来一起努力。当在外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比如实验器材足够,实验不具有危险性,实验物品对人体没有伤害等这种条件下,教师可以将上课的一些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或者是小组进行合作,将实验完成。无论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只要能让学生对化学多一点兴趣,多掌握一点化学知识,那么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就是值得参考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刘帮.饱含学科特色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J].高考,2020(30):19.
[2]赵文艺.新课改背景下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J].高考,2020(34):25+27.
[3]张瑜.浅论进行多样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7):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