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武贵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的效率一直都不高

        张武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七中学  32220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的效率一直都不高,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都十分的不利。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教育学者分析了初中数学教材、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向等因素,然后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先阐述了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概述,然后又对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策略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单元整体;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数学是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源于生活也存与生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在初中的数学课堂当中,很多的教师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十分的单一,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时间久了就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但是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运用了以后,课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下一步教师就应当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为中心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概述
        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指的就是能够遵循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然后把知识点的一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按照这一个范围进行教学,教师则要对其中的知识点来整理并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但是这一教学方式的核心就在于教师怎么去整理教材,然后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各方面能力,这样在进行知识点整理和教学的时候就能把各方面都达到一个有机统一。而在实际教学当中的各种逻辑关系也能够在单元当中合理的展示,从而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策略
        在单元整体的教学策略当中,能够合理的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性思维,而且在重组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可以把内容都轻松的理解并掌握,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节省课堂讲课的时间并展现出更好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把知识点按照规律设计单元整体
        数学本身就是含有规律性,而且这在很多的教材内容上都能够体现出来,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在单元整体的基础上将这一规律合理的进行迁移,并开展教学。
        例如:在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当中学习到有关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时,教师应当先从测量某物体的高度引入课堂,这是为了更好的把学生思维带入到知识点中并为接下来的讲课做好准备,然后再进行知识点教学。接下来是对一些概念的讲解,这一部分就要涉及到整理与归纳了,因为学生都已经很熟悉并牢记30°角的对边斜边比值,那么从这里入手的话教师就把45°和60°的对边和斜边比值、对边和邻边的比值,这样一来的话就能把余弦与正切的知识概念给引发出来,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概念给理念,然后去掌握并通过练习将其合理的应用,如此初中的学生就可以去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了。


        整体来说单元整体教学这种策略可以把一些练习和规律给抽出来然后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的话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就能从已知过渡到未知,也就是由简到难,发挥出它教学价值的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其它的知识点教学上也是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有效。
(二)利用数学的转化思想,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数学这门学科当中,转化思想就能够把不知道的问题转化成已经知道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点十分有效。就比方说在学习到有关乘法公式的内容时,这一单元当中主要讲解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刚开始学习的完全平方转化到下一个章节当中,因为他们之间都是互相连接起来的,这对于加深印象和理解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果说遇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的话,初中学生是不能死记硬背的,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学习更加吃力,相反教师将这一单元内知识点的本质挖掘出来,然后逐一的击破知识点。就像长方形的面积法是可以证明乘法公式的,那么在相对应的单元整体内容当中,这种数和形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并记忆,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把代数问题和集合问题转化成共同点,并且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在学习到有关三角形内角的知识点时,教师需要把三角形的内角和先讲给学生,然后带着他们去思考这些多边形的三角形内角怎么样才能转化成更多的内角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课的时候,教师不要只局限在一两个图形的讲解上,需要把单元内的知识点都连接起来,然后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后,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扩散开来,从而把整个单元的知识都逐一理解并掌握。
(三)强化章节的内容并缕清关系,帮助学生记忆掌握
        随着学生步入初中,在数学这门课程上也会随之增加困难,而且教材当中的每一个章节的重点内容也是有所增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为复杂,这样就必须要学生有逻辑思维才能将其有效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到因式分解相关内容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的,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理解,这样死记硬背的效率并不高。而且这个内容能够为日后的一元二次方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进行因式分解的单元当中,教师应当简单的将一些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作为连接点,然后再去着重于见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与知识点。等到下一个章节的学习时,教师依然带着学生一起去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上一个内容作为切入点,然后带入到下一个章节,这样一来整个单元就会连接成一个整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找到逻辑,如同恍然大悟,从而加深他们记忆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如果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合理的方法,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他们在利用单元整体的教学策略时,能够帮助学生把单元内的每一个章节都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简到难的带入,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并且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也有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科尔.探究基于有效整体建构下的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23):77-78.
[2] 潘红裕.破而后立:刍议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知识建构 ——以"角"(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8,(7):8-1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