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彦飞
望奎县惠七镇中学 黑龙江 绥化 152100
摘要:初中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更多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一直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以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想要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需要一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问题情境创设法充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做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问题情境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这门学科都比较难学。之所以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主要是因为许多数学知识点都较为抽象,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并且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但是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以此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概述
问题情境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对情境进行创收的过程中,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将理论知识和现实进行紧密的结合,凸显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热情,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发散性,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良好的拓展,这样才能将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分析
(一)提出明确的问题
在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明确性。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能会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但是每个问题之间都要有一定的联系,能够很好的突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十分明确,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始终围绕学习重点来展开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浪费教学时间。
(二)提出新颖的问题
除了要保证提问具有明确性以外,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还要具有新意。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都过于陈旧,问题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具有新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推敲,要既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要与时事热点相联系,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最后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创设,一定要在前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当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时,能够获得极大的学习成就感,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全面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创设
教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只有保证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现实生活结合较为紧密的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就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立体图形”,教师抛出问题以后,学生会立即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立体图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立体图形进行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这样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如果教师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来提出相应的问题,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将游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对于初中生来说,游戏永远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融入各种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整个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有效凸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这远比教师直接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更加有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单向式与单向式相乘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比赛的方式来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所计算出的题目最多,对于优胜小组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上进心,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数学实践中进行情境创设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忽视了要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实验活动,将学生完全束缚在课堂教学中,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于已学知识进行反复的验证,这样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良好的发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合理的运用已学知识,这样才能凸显数学教学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散,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该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林.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升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85):93-94.
[2]李延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升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J].才智,2020(0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