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怀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龙美希望小学
【内容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老师以及家长的追求与期待!小学是培养孩子习惯的重要阶段。作为一个数学老师,笔者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等,更重要的是孩子书写作业习惯的培养。而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总结,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计算习惯、书写习惯、检验习惯、订正习惯,才能最终成功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
【关键词】:数学作业、书写习惯、学生、教师、家长
【正文】: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的习惯已经逐渐形成,再养成新的习惯就很难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等,更重要的是孩子书写作业习惯的培养。因为有不少的孩子往往在书写时字迹潦草,书写速度快,就会导致正确率的降低。数学作业是教学的延续,是吸收和消化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数学作业中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呢?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端正态度,树立作业中良好的书写意识。
树立良好的作业习惯意识是做好作业的前提,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书写工整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内外作业操作中加强监督,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使学生从行动中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笔者经常以学生的单元测试卷为例,分析失分原因:学生试卷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是由于不理解造成的,也不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造成的。由书写造成的错误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随笔带而分不清,不如把“0”写得像“6”,把“了”写得像“3”,把“千”写得像“4”等。二是不讲究格式而分不清。比如把上行分母和下行分子写在同一行里,个位与十位相对等。三是看得不仔细而抄错。比如抄错数据和运算符号,抄漏了内容或上行内容抄到下行、下行内容抄到上行等。让他们懂得明明会做还出现这样的错误很可惜、很冤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平时不良的书写习惯造成的,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规范地书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所布置的作业感兴趣,便会主动去完成,并在完成过程中力求创新。在教学中要寓教于乐,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兴趣中增长知识。在设计作业中应注意:
(一)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二)设计合理适度的作业量;
三、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注意板书规范一笔一画书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范写作用。这里的范写不仅局限在白板上,还包括范写在学生的练习本、作业本上。 教师规范批改,给予“优”“良”“中”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如果学生书写比上次认真,就给予 “今天的字有进步”等等,并且每次都对学生作业书写加以评价。
其次,充分利用榜样力量,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作业本干净、整齐。找出好的作业在班里展示或传阅,形成你追我赶的好局面。还可以定期将班上的作业书写情况进行评比,对书写漂亮的学生进行奖励,对作业完成好、工整漂亮的作业本进行展览,使那些书写好、正确率高的学生有成就感,使没被展览的学生有目标,使其逐步养成书写工整、做题正确的好习惯。
四、教师的严格要求与指导。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书写要求严格的老师所教的学生做事常常显得井然有序,可见老师的严格要求对学生十分重要。
老师能做到时时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严格,学生就不敢马虎对待。加强数学作业书写的指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数字和数学符号的书写
数字是数学书写的基础,美观的数字是数学书写的主心骨。数字书写宜大小适中,一般以作业本的格子写满较为合适。此外还要注意横平竖直,线条流畅。数字写好了,数学书写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很多学生和老师没有对此引起重视,忽略了数字的书写,有的认为到了高年级自然就可以写好了,殊不知,“写不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自然”的坏习惯,等真的到了高年级发现的时候想改已经很困难了。还有的认为数学主要是算对就可以了,数字写得差不多能看懂就行,这样“含糊”的迁就也是造成一些孩子一直到小学毕业还没有能把十个阿拉伯数字写好的原因。
(二)作业的排列
数学作业跟语文作业一样,应该有一定的作业格式。比如:竖式的对位要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斜着或错位看齐,也不能“大概”对齐就行了。数学要求准确,凌乱的书写影响视觉,还会导致计算失误。其次解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等号的对齐,再次是应用题的解答书写,每道应用题下面留给学生写解答的地方是有限的,有的学生是哪里有空位置就挤在那里,也不管解题的先后顺序,结果顺序排列错乱,导致解题错误。所以平时就要注意列算式的顺序及答题完整性的培养。因为这也是一种能够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的习惯。
(三)作图题的书写。
作图题是数学作业中要求最高的部分,要求尽量精确。同时要借助作图工具(如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并用铅笔作图易于修改。练习册上和卷面上每道应用题下面留给学生写解答的地方是有限的,要经常指导和督促学生根据每道题所给地方的大小,合理分配。有些学生在练习册上不注意作业格式,字体又偏大。对这些学生练习册上的不同问题,应因人而异,及时给予指导,使每个学生练习册上的作业都做到书写认真、布局合理、格式规范、整体效果好。
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中的运算符号、数据信息、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数量关系等。作业时要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除了作业必需用品外,桌上不放其他书籍、玩具等,减少精力分散的机会,作业才可能一次做好。
六、培养认真订正的习惯
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些检验的方法,比如:先找后改、有粗有细、及时反思、定期消化、统一改错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家庭教育的配合
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将书写优秀的作业进行表扬,同时批评书写潦草的学生。并要求家长发现有乱写乱画现象责令重做,这一活动只有得到家长的配合,在家里由家长监督,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严格。不让学生有松懈的时候,那么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八、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把作业写好一次不难,难在一直坚持写好。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的扎实训练,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意识差,更需要老师一如既往地督促和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必须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让我们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持之以恒,把良好的书写习惯扎根在每一个学生的心底。
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让学生人人养成自己给自己检查对错、写字规范认真的习惯。通过老师日积月累的督促,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书写工整的好习惯了。还可让书写好的和差的结成对子,使优生对后进生及时提醒帮助,直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取得预想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在成长和发展的路上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鞠莉,丁维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N]. 语言文字报,2020-08-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