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张朝辉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朝辉
        昌邑市土地储备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 261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发展基础是土地资源,但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为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而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对此,政府部门与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配合,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结合,旨在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但人口数量较多,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有限。随着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得以改进,但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所以,如何依据城乡现有发展情况,正确协调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土地资源,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推动城乡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为人们建设健康、和谐、稳定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1.1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诸多的工程项目,如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以及环保工程等,需要专业的人员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合理地开展。但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强的情况,相关人员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技术能力,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下。同时,相关部门还缺乏开展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得工作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在工作中过于随意,并且对土地资源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阻碍了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
        1.2建设用地分散与集中布局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土地规划,集约化土地资源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土地管理重要文件中,均曾指引更多乡村人口集中到工业园区或城市中。集约化布局多在开发区或中心城镇上发展。分散布局则是为满足社会众多主体诉求,在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里更加赞成集约化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土地规划及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相较于城市建设更为繁杂,主要是由于土地规划过程中保留众多村庄、城镇、城乡结合部等,且土地规划中规划图纸作为其重要凭据,分散布局不利于空间集聚。并且,城市规划代表市县政府与外围产业发展利益,他们对此方面十分关注,导致忽视了乡镇经济发展,进而引发乡镇人民不满。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矛盾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应当对此进行协调,加以解决。
        1.3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难以实现协调统一
        由于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在侧重方面有所不同,导致二者之间很难实现协调统一,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冲突。土地规划属国土体系,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代表国家战略,立足于全域用地空间的合理配置,对重要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进行严格保护;而城乡规划属地方建设体系,代表地方发展意图,立足于经济发展,以建设为主导,注重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必然会对耕地等保护性要素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从管理角度来说必然会产生矛盾,二者由于代表不同的规划意图,其规划目标和应用的技术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造成二者之间规划的不协调和不统一。


2优化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2.1提升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是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主体,如果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就会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顺利开展。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时俱进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首先,在人员选聘时,应加强对应聘人员综合能力的考察,从源头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其次,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最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树立管理人员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不断充实自身,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2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所谓土地规划,其实就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避免土地闲置或者荒废,以此提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在实际的土地规划工作中,必须针对城市土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借助法律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的规范化程度。此外,不断地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根据城市自身发展要求编制可行性较高的实施计划,真正地将城市规划工作纳入到土地规范管理的范畴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3完善城乡规划设计
        在土地规划及城乡建设中,很多乡村也会展开建设工程,可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但是,在发展农村工程时也需要谨慎操作。通常而言,村内建造会使用多种策略同步配合,应用较多增减挂钩策略,可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以改善城乡运行关系,改善发展缺陷,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建设时应根据农村情况,确保不会破坏原有土地面积的同时最大化发挥土地作用,集中农民居住区,改善居住环境,不仅可为农民耕地使用提供保障,还能减少农村发展与土地应用面积的矛盾,缓解生产与发展压力。农村内部改善可有效提高农民居住质量,进而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另外,土地规划通常有新区扩展和旧城改造这两种模式,对城市扩张加以控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部分开发区与小城镇在城乡规划中是利用扩张模式。大城市土地资源较为缺乏,就需要协调好新区扩张与旧城改造这两方面,全面掌握城乡发展情况,控制建设用地在规定范围内,全面分析城乡经济结构与土地用途,在实施前还应当区分土地发展重点及类型,以集中产业区域与居住区域。
        2.4搭建专项消息互通渠道
        之所以会造成城市规划部门与土地规划部门之间出现矛盾的局面,是因为城市规划部门与土地规划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城市规划方案与土地规划方案内容不一致。城市规划部门成员和土地规划部门成员应当摒弃错误的、不信任的、不平等的观念,应当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写作,在城市土地资源规划方面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深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因为现阶段互联网技术比较发达,城市规划部门与土地规划部门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容易出现泄漏的可能性,所以必须要搭建专项的消息互通渠道,提升信息传递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城市规划部门成员和土地规划部门成员想要体现出彼此之间合作的诚意,就必须要严格遵循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土地规划部门成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引领作用,随时帮助城市规划部门解决合理范围内的一切问题,便于城市规划部门相关工作顺利展开,共同推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利用量加大,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文章立足于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影响关系,结合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强化人才队伍培养、管理部门打造、城乡规划和土地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思考如何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健全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最终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向丹,刘昌昊.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现状[J].环境与发展,2018,30(6):207+209.
[2]郭宝麒.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16.
[3]王翔.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4):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