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陈海强
[导读] 随着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学校对于学生美育教育更加重视,

        陈海强
        安溪县崇文中学 362434
        摘要:随着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学校对于学生美育教育更加重视,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陶冶情操,初中美术课堂也越来越成为学校教学工作中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转变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当前的美术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就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体会
前言:
        初中美术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在初中阶段,学会用不同的绘画形式以及美术工具探索创造艺术的快乐,有利于学生发挥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就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当前教学进程。
一、培养学生鉴赏能力,重视欣赏教学
        初中美术是继小学阶段后对于美术学习的进阶,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成为教学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个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环境里,很多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一味的追求学生在课堂上创作出美术作品完成实物性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美学观念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在教学策略上做出调整,变更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笔墨千秋》时,由于本节课涉及到国画内容,需要重点介绍的绘画工具以及绘画技巧较多,很多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进行大量讲解,然后在讲解完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绘画创作。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忽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应当设置培养学生对国画绘画的兴趣,养成在课下主动学习品鉴国画风格绘画的习惯,树立恰当的审美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开展时不应只是简单介绍国画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技巧,而更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到引导学生鉴赏国画以及欣赏不同风格国画的美上面来。


        比如在进行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些比较精彩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在作品中寻找亮点,观察每一幅作品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在正式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传统国画艺术作品举例,感受艺术大师的绘画特色,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大师在绘制梅兰竹菊这些事物时,分别运用了哪些国画技巧。引导学生可以在自主绘画的过程中,将这些绘画技巧带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在欣赏和临摹的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学会鉴赏美术作品,在鉴赏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的创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重视情感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很少让学生发掘自身十分丰富的情感,而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调的临摹教学及刻板的素描训练,到最后升入高一级学校,其艺术悟性已荡然无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将现实生活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在自然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美术教学工作中也是如此,初中阶段的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尚且有限,需要在一定生活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引导。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画家乡的风景》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会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现在、20年前甚至40年前的视频或照片对学生进行创作方面的引导。但是在创新美术教学的环境下,教师更应当注重学生个人观察力和想象力的结合。在正式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几天向同学们要求观察周围生活中的景物,主动向父母询问关于家乡的历史和故事,向父母请问他们小时候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照片可以看到家乡中的景物,从而引发学生对于过去家乡和现在家长变化的思考和想象。在正式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享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和景物。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观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自然的角度切入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大胆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创作自己脑海中认为家乡应有的形象,鼓励天马行空的创作模式,以及学生有意识的对美术技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通过鼓励大胆的创作,让学生在绘画或者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创造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色彩观念和追求质感的审美,使学生完成在新课标中,有意识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创作方式的学习目标。
总结:
        教师在教学美术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将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适应学生学习的特点,挖掘同学们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其丰富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运用多种教学媒介,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将美术学习融入到生活当中,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探索,从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晨琦.信息化视野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1):101-102.
[2] 李峰.关于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实践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