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建设与教学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创新    ——渗透学科文化,提高学生素养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郑信穆
[导读] 学科文化反映了人们创造的智慧

        郑信穆
        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福建 泉州362500
        摘要:学科文化反映了人们创造的智慧,在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内容,包括学科知识,科学家对真理的探索、创新精神,各个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科谨慎等。学科文化的形成,为人类社会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建设与新时期育人方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应从渗透学科文化,提升学生素养为基点,开展有效的探究,实现对学校教育的方法创新。
        关键字:高中学校;学科文化;创新;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逐渐深入到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创造能力成为目前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学科文化蕴涵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在目前的高中教育中,很多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学科文化的重要性,使得在教学管理和建设方面的方法与理想化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以渗透学科文化、提升学生素养为主要内容展开讨论。
        二、学科文化的重要性
        学科文化中融入了丰富的知识内涵、人生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这些对学生的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科文化的渗透作用,可以使学生透过不同的文化视野去看待事物,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科文化的渗透在高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为实现学科文化的渗透,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典故、名人故事等方面的内容。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各方面发展。教师还可以运用发散和集中的思维方法讲解课本相关的知识点。发散性思维,就是将问题拆分开成多个角度进行讲解,实现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办法的目的,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多角度思考的方法,养成发散性思维模式。在期末复习时,教师可以运用集中性思维,把学生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规整,使学生能够综合性的进行复习,提升学生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学科文化的渗透还能针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在探索真理时,不畏艰苦、努力奋斗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之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高中教学管理中,很多学校对学科文化的渗透并没有过多的重视。而是将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一味的让学生通过不断做题、不断学习来巩固和掌握知识内容。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本身就较为繁重,学校如果没有意识到各个学科的文化差异,甚至没有注重学科文化的渗透,只是单纯的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学习效率难以提升。因此,为探究高中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应该意识到学科文化的重要性,并运用学科文化的差异,创建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科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方面的提升。


        四、渗透学科文化,提升学生素养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为实现学生在不同学科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要探究不同学科中蕴含的知识内涵,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能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点,到自己主动去探索。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学业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是学生从步入校园生活开始就一直在学习的一门学科。语文作为语言类的教学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但高中教学中,因为母语是学生一直都在使用的语言,对以汉语展开的语文教学,学生认为较为简单,因此在语文的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较少。而且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语文内容时,往往是让学生跟随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学生缺乏自己的理解,会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背诵来掌握,没有学科文化渗透的语文课堂,缺乏语文中的精神力量培养。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注重语文学科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知道语文学科不仅记载着各种文章诗词,也承载着无数文人骚客、思想家、政治家的精神力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带来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从中掌握一定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取精神力量。并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实现学生运用语文学科文化带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来面对现实中的问题。
        五、呈现语文之美,渗透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的美体现在多种地方,包括文章的美、诗句的美、文化的美、思想的美等多方面。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时,渗透语文学科文化中呈现美的内容,会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学生透过文章,思考生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学习《论语》《礼记》《孟子》等文章内容时,让学生学习古代不同文学家的思想,如孔子的仁义、君子之德以及修身养性的观点;礼记中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思想;孟子的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思想等。通过学习不同学派的思想,使学生能够从中思考过去,并结合实际的生活,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弥补缺漏,学习文章所传达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的文化,不仅能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语文学科所蕴含丰富的精神力量。通过语文学科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视野。并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带来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不同学科中所蕴含的学科文化思想是不同的。因此学校为建设和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可以从学科文化渗透方面入手,加强学科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创建更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从学科文化中,体会到学科文化带来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塑造更为完善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白继贞. 关于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究[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45.
        [2]王昌波.民族精魂  植根教育——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