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加前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224000
摘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过去可能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如今看重的还有学生的交流能力,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从长远来看,一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强才能够适应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如今高中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不少,这也成了教育工作者的难题,想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使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交往;问题与策略
卡内基工业大学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成功15%取决于知识与技能,剩下的85%是看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必备技能,特别是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相见的机会也比之前多,所以人更需要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来适应社会发展。如今高中生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培养都不被教师所重视,高中生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胆怯、自闭,学生不喜欢交流,只知道埋头学习,学生情绪不得到释放,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高中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欠缺表达技巧
随着经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较于过去频繁的多,通过微信、QQ等信息化工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交流,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也离不开表达交流,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只爱埋头学习,形成了相对自闭的性格,不爱在课堂中表现自己,一个内敛的孩子在长时间缺乏锻炼的情况下会造成恶性循环,这就会导致学生表达方式生硬,还有一些学生出现的是爱说脏话情况,在交流过程中脏话的出现只会让人不喜欢,甚至可能被疏远。
1.2学生性格缺陷
人无完人,一个学校的所有高中生,性格不可能每个都是完美的,存在着过于自我的人,同时也存在着自卑的人,这都是无法避免的,性格是受多方面影响而来的。比如过于自我的人,可能从小受家庭溺爱,造成了唯我独尊,不尊重别人的利己主义现象,又或者是自卑型学生,她们可能因为家庭负担造成了自卑性格,害怕出丑,害怕被关注,也不热衷于人际交往,这两类性格是比较典型的性格缺陷,这也会导致这类学生不能与其他学生和谐交往。
2高中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家长的职业与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大多是外向的,一个爱吵架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比较内敛。如今的高中生由于计划生育可能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过度溺爱,很多家长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也没有教授如何协调人际关系,面对压力承受不了都是如今的问题。所以教师想要解决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可以先从学生的家庭入手。
2.2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的很迅速,文化变得多元化同时社会思潮也多变,很大程度上对高中生思想产生冲击,比如网络游戏就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迷,不喜欢学习,反而喜欢聚众泡吧,高中时期是最容易沉迷游戏的时期,如果一个学期没有自制力,就会被影响。还有社会上的一些读书无用的传言,这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冲击力也非常大,因为这会成为他们荒废学业的一个主要借口,学生过度的沉迷自我世界如何展开人际交往,如果觉得读书无用的人聚众交谈,这种人际交往关系也不是教师所想要看到的,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营造良好氛围,那么学生也会更好。
2.3学校因素
学校对于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缺点非常多,比如如今重视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大多数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高中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是必须重视心理问题的一个时期,很多学校忽视这方面,而是以分数论英雄,教师考虑的是自己能否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学校考虑的是自己学校的升学率,一旦学生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批评教育,形成自卑心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学生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去与人交流,这样的学生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看到的。
2.4学生自身因素
高中生的年龄大多集中在15到18岁,已经到了比较叛逆的青春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会受到身边的环境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例如,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缺少对他的关心,会孤独狂躁,或者是有焦虑症、强迫症等等问题出现,也有一些学生比较早熟,出现早恋的情况,男女之间关系把握不当,可能会造成一些事故,高中是一个比较容易冲动的时期,恋爱关系结束后可能也会产生偏激情绪,报道上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事故,轻则伤身,严重的事故甚至威胁了生命。所以学生自身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让人际交往过程更顺利。
3高中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沟通能力
想要解决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学校也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来制约学生行为,教授学生沟通交往技巧,间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是在所难免的,随时都可能碰到需要社交的事物,学校积极的开展一些活动,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完善他们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形成健全的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能够和谐的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好问题学生人际交往的工作。班主任也需要积极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促进全班进行良好互动,也能够让学生适应人际交往。
3.2丰富校园文化,培养交流能力
校园文化是包含校风、学风以及学校各种硬件设施的,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形的推动着学生发展,同时在丰富的校园文化后,也能够更便利学生交流,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丰富校园文化,首先物质文化方面需要学校尽心尽力的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交流环境,例如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绿化宜人,食堂与宿舍迎合学生喜好,学生可以在吃饭与散步时候增进感情,其次是制度方面,教师要设置一些行为准则,这样就能够约束学生不良行为,最后还有精神方面,班集体可以统一制定班服,这样更会有凝聚力,一个班集体拧成一股绳,这样在互相交流中会产生认同感,学校也可以设计校服,在特定的校风下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会和谐。丰富校园文化是必须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人际交往方面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3.3家校沟通,扭转不良局面
如今高中生许多问题跟家庭的关系非常大,教师想要扭转一些学生的不良现象,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然后对症下药,如果一个家庭是比较严厉型的,倡导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教师需要积极的与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学生的好坏是不能硬来的,这样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有一些家庭过于溺爱,这时候教师需要劝导家长不能过于溺爱,教育孩子需要严慈相济,才能成就一个孩子。如今早恋现象比较严重,教师要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解决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他们知道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家长不要对学生太过严厉,只有积极的引导,才能让学生形成好的心态,正视男女关系,能够正常交往。之前某一个高中规定男女生不能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需要保持距离,这样会让一些男女对异性避之不及,并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
4结束语
通过分析高中生的在校人际交往的情况,我们就能够发现,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就要求了教师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爱,才可以让他们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未来能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王兴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与引导[J].心理科学,2018.(5):23
[2]王昉荔.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1):12.
[6]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8(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