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段识谱在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苏慧
[导读] 音乐作为一门帮助学生发展美育的学科

        苏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学苑校区 010020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帮助学生发展美育的学科,它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果说拼音汉字是语文的基础,数字符号是数学的基础,音标和字母是英语的基础,那么在音乐这门学科中,乐谱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如果学生不会识谱,那么学生将无法在拿到一个陌生的歌曲就能自如的进行学习,进而也不会对音乐这门科目产生更大的兴趣。
        关键词:低段学生;识谱;音乐教学
        引言:卡尔瓦塞·普呼(Kwalwasser-Ruch)在音乐教学实验中用4177名学生做了一项音乐成绩测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公式的、传统的方式进行单纯的读谱训练,儿童获得的识谱知识几乎微乎其微,但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愉快的唱奏体验中,在识谱能力方面获得很大的提高。怎么运用方法去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识谱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去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识谱时的注意力
        低段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受外部干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的幅度大小,课堂的氛围,课堂所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大概为10-15分钟左右。相比于40分钟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积极有效的课堂需要我们去用有效的办法增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而这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
        比如一首学生口口相传的歌曲,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发现,熟悉的歌曲使且学生在识谱时积极性很高并乐于参与在其中。此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的优美歌声以及配上好看的肢体动作,能够快速地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并且自发地跟着教师哼唱熟悉的歌曲。就以我们都知道的所有学生都会唱的一首儿歌《小星星》为例,教师在教学时生动地演唱和配上优美的肢体动作,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快速集中到教师身上。在此刻抓住教学机会,从人人哼唱的歌曲入手,导入歌曲的乐谱,讲述音乐知识。告诉学生为什么这首歌每个人都会唱,都喜欢唱。是因为它每一句都有7个活泼跳跃的音符组成的,想要把歌曲唱的更好听,就要认识这些可爱的音符小朋友。就教师课前可以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音符教具,再介绍了音符之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音符,告诉学生这些音符它都有各自好听的唱名“Do Rui Mi Fa Sou La Xi”即“1234567”,当这些可爱调皮的音符组合起来再把它唱出来就有了这首好听的歌曲。学生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之后,出示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旋律,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唱旋律。
        二、运用直观的图形谱进行教学。
        同时低段学生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是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有效学习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识谱是难点,识谱可能让他们感到困难、枯燥,没有兴趣。

所以,为达到学生识谱的效果,结合低段学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运用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地图形谱帮助低年级学生识谱是有效的。
        例如《乃哟乃》这首只有三个音的歌曲,可以采用不同的事物代替音符。如三种颜色(红、黄、蓝)衣服的小朋友。把小朋友根据歌曲的音高,节拍,节奏等因素组成图形谱。在与学生学习时,出示与众不同的图形歌谱,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观察其中的奇特之处,并在全班交流。如孩子可以观察到:根据音高的不同,有的小朋友站的位置高,有的小朋友站得低。根据节奏的不同,有的小朋友紧紧相连,有的位置只有一个小朋友。红黄蓝三种颜色衣服的小朋友,这时老师再告诉他们,红黄蓝代表1, 3, 5三个音符娃娃,他们的音高位置是不同,引导看小朋友站的位置说出哪一个音高,哪一个音低,紧紧相连的小朋友代表唱的音短且快。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认识并能跟着伴奏唱这三个音,音高,节奏都能较为准确的把握,图形谱教学效果的肉眼可见的。节奏的快慢,音高的变化,节拍都可以变成一个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图形,图形谱仿佛变成一个充满欢歌笑语的国度。识谱不在是枯燥无味的123456,不再是怎么也听不懂的Do Rui Mi Fa Sou La Ti。在这样生动形象的图形谱中,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难懂的音乐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化繁为简,进行直观式教学。在运用图形谱教授歌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图谱,充分挖掘图谱的内涵,使学生在主动探索,领悟和体验的过程中感悟音乐所蕴含的美。
          三、加强学生识谱的记忆力
        兴趣是加强提升记忆力的催化剂。新鲜有趣的事物能引起学生兴趣。如柯尔文音阶手势,初次接触柯尔文音阶手势学生会很快做出反应并跟着学习,在学生对音符有了初步的认识时,为巩固学生的认识,就可以利用柯尔文音阶手势作为教学辅助。再次以这首耳熟能详《小星星》为例,出示《小星星》的乐谱并在乐谱的上方出示科尔文手势。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柯尔文手势教授音符知识。乐谱跟科尔文手势的结合,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音的高低,学生对音高的记忆就会更深刻。在进一步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乐器辅助来丰富课堂,乐器演奏是为了让学生直接听到的音高低的变化。出示《小星星》的旋律,告诉学生:“看!这些可爱的音符组成了这首你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敲击钢琴发出美妙的旋律。然后跟学生说:“你们看!钢片琴都能发出一个好听的声音,一起来欣赏欣赏!”敲击钢片琴弹奏的7个音符,直观聆听这7个音符的音高变化。最后可以让学生去弹奏钢片琴,用亲自体验来加深学生对音符的认识。这样丰富的课堂,以学生的兴趣入手可以加强对音符的记忆力,有效的降低了识谱的难度。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识谱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了解。掌握低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心理活动变化能帮助教师对低段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也提高学生识谱的能力。注意力处于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过渡时期的低年级学生,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的发展,想象与思维的快速发展阶段。这样一个特殊发展阶段,教师更应该做的是多去探索。探索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教学方法,探索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的为契机带动学习的热情,使识谱变成有趣,使学习变得有趣。
        参考文献:
[1]朱旭娟.图形谱在小学识谱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2]赵琐.图形谱在打击乐教学中的运用[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7.
[3]张婷婷.提高小学低段识谱教学效率的方法[J].音乐教育·初等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