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伟
汉江集团丹江口博远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松涛山庄管理处 湖北省 4427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的形象,美化环境、改善生态,一定要做好城市园林工程,其中绿化种植施工尤为重要。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种植工作,包含园林绿化的设计、施工以及养护。其中绿化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最终绿化的效果。阐述了园林工程中绿化种植过程,分析了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种植;问题;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引起重视,并在此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结合城市整体发展形势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特点,使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注重苗木种植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既确保苗木存活率及生长情况,又能提升园林绿化效果,突出园林绿化建设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园林绿化净化空气,为大众提供休闲场所,时刻满足现代化城市创新发展要求。
1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生态性以绿植为基础,完善城市绿化,恢复城市被破坏的绿植,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绿化空间,打造全新的生态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保证科学地进行植物搭配,以满足发展需求。2)美观性与地域性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良好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因素,保证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符合城市的整体面貌与特点,真正与城市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绿色生活空间。
2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完善
工程项目施工不是简单的从施工开始即可,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地分析当地气候、土壤性质、适合栽种的植物、相关预算,根据总工期计划,制定出植物材料进场计划、人员组织计划,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提高后期绿化植物栽种的成活率。目前,很多园林种植项目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施工前期准备不足,如人员组织出现问题导致苗木进场后种植不及时、工序组织不力导致栽植后浇水不及时等,均是导致后期苗木死亡的因素。另外,绿化树木进场时序的安排也非常重要,先种什么再种什么,安排不合理,也会降低树木成活率。
2.2苗木种植目的不明确
大部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开展,往往会把重心放在苗木种植工作中,不但未考虑到现代化城市发展及对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要求,而且也会因为盲目开展园林绿化工作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实施与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发展理念存在差异性,因各项理念与工作目标不明确、不统一,消耗大量资金、浪费树木资源,最终影响园林绿化项目长久发展。通过我们对该项目实施情况分析,能够了解到该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从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及发展要求角度分析,还需施工单位能够对此引起重视,结合具体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从而使园林绿化建设发挥出自身影响性,为现代化城市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技术要点
3.1合理挑选绿化植物
绿化植物的种植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绿化工程建设中会采用“南树北移”或者“北树南引”的种植方式,这样的种植方式,丰富了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但是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其中,引入植物的成活率低,是最主要的问题,园林建设的成本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相关部门在对绿化植物进行挑选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绿化植物成活率的提升,降低种植成本和养护成本,为园林绿化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3.2植物挖掘
应确定苗木的定点放样,以实际苗木为中心,从内及外展开挖掘,保证其根系完整,避免对根系产生损伤。根据苗木自身的大小确定其土球的大小,同时明确土坑的深度与大小,通常种植坑的深度比土球高出10~20cm,长宽度比土球直径大20~50cm,尽量保证坑的质量,清除砂石与垃圾。应根据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如果苗木在挖掘当天无法种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养护,保证土球的湿润度,尽可能选择稻草覆盖,避免苗木的根系发生缺水情况,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3.3种植施工技术
种植绿化苗木栽植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乔灌木在种植结束后,浇透水,合理设置挡水堰尤为重要。浇水前,根据所种植乔灌木的大小,设置合理的扶架,也是保护苗木土球稳固、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如果种植穴存在排水不良的情况,需要通过辅助性的手段促进排水,如穴底铺砂砾。草皮的铺种环节要平整,在铺完后要拍打草皮,提高草皮和土壤的契合度,避免内部出现积水,促进苗木更好地生长。在种植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种植场地的美观性。在反季节绿化种植时,还要考虑树冠半冠栽植,树木遮荫,每日水分的喷洒,防蒸腾抑制剂的使用等情况。栽植大规格苗木时为了增加树木的成活,可挂吊营养袋补充营养液,树穴冲施生根剂。
3.4定期施肥、浇水
关于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技术分析,是以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施工技术为前提,因在苗木种植前及种植过程中对各项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不仅确保苗木稳定生长,还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才使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能够全面落实养护技术。其中,在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技术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对苗木定期施肥、浇水,使苗木在各阶段生长过程中都有充分养分,增强苗木自身抵抗力,可对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具有抵抗性,降低苗木病虫害发生率。此外,通过对养护技术实施,以施肥管理为基础前提,使苗木健康成长,再通过科学化施肥及管理,考虑种植地区土壤性质,构建完善施肥管理,对苗木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苗木种植完成后的3-4天,可对苗木施底肥,为何没有选择在种植前施底肥,主要是因为该项目实施地区的地质条件,考虑到降雨量,在苗木种植后的一段时间施底肥,能够确保底肥实施效果。此外,距离施底肥28-30天,施加氮磷钾肥料,目的就是在苗木生长旺盛阶段使其吸收更多营养,使苗木生长速度越来越快,时刻注重苗木生长并满足苗木生长要求。而对苗木浇水,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苗木种植前,把种植地区完成水分灌溉工作,确保水分完全浸透土壤,为苗木种植后水分充足提供;第二阶段是在苗木种植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会在苗木种植完成后的7-9天喷洒式浇水,可滋养苗木根茎、树叶;第三阶段,是在苗木后续生长过程中,结合种植地区实际情况分析,避免在雨季大量浇水,具体时间与水量控制还需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时刻确保苗木有充足水分。
结语
综上所述,种植技术在如今的园林绿化施工中极为常见,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四季如春,实现对人们生活环境的有效优化。当然,在种植技术应用中,需要把握植物生长特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树种,同时在种植与管理中还要做好土壤处理、起苗运输、栽植及养护管理等工作,进而提高苗木成活率,弱化季节对苗木的固有影响,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华.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植的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居舍,2019(20):105.
[2]冯会敏,易文增.基于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展望,2018(28):58.
[3]曾晨.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