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建设中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张云胜
[导读] 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迅速,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张云胜
        夏津县城市环卫与园林绿化中心,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迅速,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防治林木病虫害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苗木调运过程中加强检验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同时,采取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林木健壮生长。
        关键词:园林规划建设;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
        引言
        生态文明及其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这需建立在绿化环境之上,同时对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部门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引进更具观赏价值的绿化植物,并结合建设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绿化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治,促进城市园林功能的发挥。
        1 园林绿化与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
        1.1 缺乏对病虫害的重视程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多数城市对于园林工程来说存在着盲目开发的现象,不仅影响到城市绿化,还造成选择的植物不适合当地环境,使得种植人员也未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造成后期植物生长时,出现病虫害等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案,导致城市绿化中各类问题的产生。病虫害存在着较多类型的问题,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数问题不能有效进行诊断,同时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因此,在植物进行生长时,还易产生交叉感染的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大部分城市未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系统,也没有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同时缺乏此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人员往往只是采用喷洒农药等形式对病虫害进行处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在根源上进行处理,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植物生长。不仅对城市美观造成破坏,还会使城市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在园林绿化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还存在着较多的工作内容。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植物生长情况全程进行监控,同时定期对植物进行检查,做好防治工作。但部分城市缺乏对病虫害问题的全程监控,也没有真正进行预防,或者未对相关工作及时进行检查,导致病虫害隐患未提前进行预防,进而造成病虫害更加严重,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此以外,随着园林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聘用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园林工程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多数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造成病虫害现状仍然存在,且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2 园林规划建设中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
        2.1 利用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病毒等)防治病虫害
        ①苏云金杆菌对松毛虫、毒蛾、刺蛾等多种害虫的幼虫有毒杀能力,且有杀卵作用,菌剂农药进入害虫体内后,使害虫感染失去生活能力而死亡。②白僵菌可用于防治蛴螬、介壳虫、白粉虱、蚜虫等多种害虫,白僵菌是一种高效生物杀虫剂,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白僵菌的分生孢子附着于害虫体的皮肤或口腔黏膜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发芽侵入虫体内,产生大量菌丝体和分泌物,使害虫僵化死亡。③多角体病毒可防治舞毒蛾、松尺蠖、松毛虫等多种食叶害虫,病毒经口或伤口感染,进入虫体的病毒被胃液消化,进入体腔,侵入细胞,在细胞核内增殖,之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到昆虫死亡。④病菌有扩散和重复感染的能力,如受感染的死虫还可再利用,将死虫在水中揉搓后,加水稀释喷雾,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⑤可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害,如使用白粉寄生菌来控制锈病、白粉病的发生。很多鸟类均可食害虫,如喜鹊、啄木鸟等,可通过设置鸟箱等办法招引它们到林中栖息和繁殖;其它食虫类的动物也可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如蛙类、蝙蝠、蜘蛛等。


        2.2 优先利用乡土绿化树种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树种选择非常的关键,如果选择外来的树种,可能会增加种植成本,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导致幼苗的死亡,最主要的是造成林木的抗病能力减弱。首先,外来树种可能携带新的病虫害,在本地种植不仅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建设,同时也会降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其次,外来树种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如果受到病虫害侵袭的话,防治比较困难。综上所述,在进行园林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人文文化和生态系统的因素,同时还应该考虑树种的因素。应该坚持优先选择本土树种的原则,尽量少选择外来树种,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增加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如果一定要引进外来树种,在引进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保证引进的树种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多的干扰,同时引进树种的抗病能力比较强,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2.3 药物防治
        目前,林业生产上要求使用低残留的高效农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农药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杀虫剂有敌百虫、敌敌畏、吡虫啉、氯氰菊酯等。常用的杀菌剂有硫酸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托布津等。农药的种类很多,性质、用途各异,在选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必须准确掌握农药的性能、规格、用途、使用方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规格和剂型,采用正确的施药措施,对症用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而不至于降低药效,或引起药害。有时候需要2种农药混合使用时,要提前了解能否混合。
        2.4 科学规划园林植物配置
        在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搭配植物的配置,不仅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也会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如果植物搭配不科学的话,会给病原菌提供宿主,导致林木很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为此,在具体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全面的考虑,需要考虑土壤和气候条件是否适合林木的生长,然后选择合理的搭配植物,还应该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可以搭配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藤木和草本等植物。此外,选择具体的树种搭配之后,还应该科学地控制种植的密度和居留配置,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利用植物的生长空间,在保证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在进行园林规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宏观的规划设计,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园林的面积和地形等因素,考虑到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园林绿化工作不会对当地的花草和树木造成太多的影响。
        2.5 充分运用园林技术
        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园林技术非常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技术能够提高林木的病虫害防治能力,为此,应该选择适合的苗木栽培植物,重视对土壤的消毒管理,为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选择抗病能力比较强的树种,保证树种能够培育出壮苗,在移栽之后提高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再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设计规划阶段应该对常见的病虫害的种类进行分析,进而在具体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能够为病虫害的天敌良好的生长条件,起到病虫害防治的作用,保证园林的绿化效果。
        3 结论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工作的是否能够有效开展,需要相关人员采取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确保植物的稳步生长,管理人员通过切实可行的策略,有效预防病虫害,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为人们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淑花.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及存在问题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3):55-58.
        [2]夏向向.长垣县园林绿化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38-39.
        [3]韩伟.初探园林绿化以及园林病虫害的防治[J].商品与质量,2018,(7):222.
        [4]殷德成.加强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9,39(24):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