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树造林施工中提高树木成活率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林爱华
[导读] 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迅速,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是木材的主要来源。
        林爱华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南 2503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迅速,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是木材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木材消耗量巨大,如何处理好消耗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林业需要面对的重点问题。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对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实现林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提高林业树木种植的成活率。
        关键词:植树造林施工;提高树木成活率;方法
        引言
林业面积的增长和林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树木的种植,植树造林一直是我国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由于选种不合理、养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树木成活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给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阻碍。为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如何保障树木种植的成活率作出以下分析。
        1提高林业树木种植成活率的重要性
木材在我国的需求量极大,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让林业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林业资源数量有限,不能无限制开采,适度开采的同时进行林木种植,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循环,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种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树木种植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林木系统循环状态,所以提高林业树木的成活率尤为重要。要提高林业树木种植的成活率,需加大对林业科学管理力度,从技术层面提高林业资源产量,这样既可以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又能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对木材的需求,应用先进的林业种植技术,有效地保障林业生态循环的稳定,从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植树造林前期准备工作
        2.1时间安排
要想有效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就需要综合考虑树种特性、栽植地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情况等,做好栽植时间安排,选择适当的季节开展树木栽植。若栽植地区是北方地区,则栽植时间应选在春季;若栽植地区是南方,栽植时间应选在秋末冬初。
        2.2平整土地
在实际进行树木栽植前,必须先平整土地,如果是成熟的良田,挖树坑时要一侧放阳地、一侧放阴地,原则是深挖坑、浅栽树。覆土时要先放阳土再放阴土,将阳土放在下面有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如果不是成熟的良田,在栽植前应进行较为彻底的深耕或者换土,以便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2.3栽植树苗的选购
苗木质量的好坏与成活率有很大关系,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形态的健壮苗木。在苗木购买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以下3点:第一,购买的苗木根系要健壮、新鲜;第二,苗木的粗度与高度要适中,具备较好的生长节间长度;第三,若苗木带土球,则首选土球大以及土球不散的苗木,并且要查看土球周围根系情况、枝条发达情况、芽体是否饱满,还要保证苗木没有病虫害。在栽植苗木直径相同的条件下,苗木株体矮的比株体高的栽植成活率高,选择苗木叶子小的比叶子大的苗木成活率高,其中,针叶苗木比阔叶苗木成活率高,软阔叶苗木与硬阔叶苗木相比也具备更高的成活率。
        3优化措施分析
        3.1合理地选择苗木
合理选择苗木非常重要,可以增强苗木抗旱、抗倒伏等能力,有利于提高苗木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提高苗木种植的成活率。

苗木主要有两种选择,1)外调苗木,在种植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要确保苗木不携带任何病菌,避免其他林木发生病菌感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消毒药剂对苗木进行浸泡,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后,将苗木的根部用清水清洗,冲掉多余的药剂。2)自主培育适宜林地生长的苗木。该方法对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育苗人员具备极其丰富的苗木培育知识,需要考虑到育苗、灌溉、施肥等方面,工作量非常大。例如,容器育苗可以有效地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对根系的损伤极小,具有成活率高、发棵快、生长旺盛等特点,并且不会携带病菌,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3.2树木种植技术
当前适用于林业树木种植的技术主要有植苗造林技术、直播种植技术以及分殖种植技术。这3种种植技术各有优缺点以及适应范围,在种植过程中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合理应用。采用植苗造林时,首先要精心养护幼苗,确保幼苗具备一定的成活能力后再将其种植到林区,并继续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植苗种植方式的适用范围较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树木成活率,其缺点是种植过程烦琐复杂、种植任务量大等。分殖种植技术是在种植期间,利用专业方法将原株林木的根系、枝条、树干等埋入土壤,促使被埋入的部分重新生根发芽。采用这种技术时,要尽可能挑选健康的树木作为母株,同时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区域内的土壤肥沃且水源充足,以提高分殖造林的成活率。
        3.3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直以来,病虫害都是影响树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导致树木生长速度减缓,严重时造成树木死亡,因此,必须对病虫害问题引起重视。在传统防治手段中,喷洒农药是较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但农药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会提高害虫的抗药性,因此,当前重点推广相对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具体包括:①对林地的生物系统、林木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在建造林区时注重营造混交林。②人为培养能防治病虫害的生物种类,以达到抑制害虫的目的,有效防止害虫的迅速繁殖对林区造成的影响。③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病虫害监控,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并开展科学防治,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
        3.4水肥管理
灌溉和施肥是为了给苗木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让苗木生长得高且茂盛。灌溉和施肥要贯穿树木生长的每一个阶段,根据树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灌溉施肥方案,保证树木生长。树苗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可以开展第一阶段的灌水,以此达到稳苗效果。灌溉量要根据当地土壤情况以及树苗本身的特性。如果幼苗耐旱怕涝,浇水量就要尽可能控制在较少范围内,以此保证树木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幼苗出土后30~50d阶段内,尽可能少浇水或者不浇水,直到幼苗进行入速生期,再开始浇水,根据当地天气气候为主要依据,提供水分,可以在早晨或者晚上灌溉,幼苗生长后期可以停止灌溉,以此确保幼苗木质化。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案,满足苗木的成长需求。幼苗期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成长期以钾肥为主,减少氮肥的施放。在整个施肥过程中,第一次施肥可以直接喷洒在苗床上,具体施加量可以控制在60~70kg·hm-2,根据苗木情况进行调节,而后逐渐增加施肥量,但要控制在150~180kg·hm-2,最多不能够超过250kg·hm-2,过量施肥反而会对苗木造成阻碍。
        结语
综上所述,树木种植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合理选择苗木种类与种植方式,并在后期做好浇水养护、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为树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降低树木死亡率,提高树木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伟.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20,51(4):68.
[2]梁守正.保障林业树木种植成活率的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9(22):216-217.
[3]赵秀萍.我国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管理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64.
[4]张文宝.保障林业树木种植成活率的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3):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