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桃源县漳江垸水利管理委员会 湖南 常德 415700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措施及技术管理对于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来科学谨慎的施工,积极的引进先进技术,并制定好技术管理体系和工程的监督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应该组建治理小组,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严格防控工程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妥善的利用各项施工技术,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一)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技术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相比较,存在较多的特殊性。1、水利工程是我国各项基础建设中的基础项目,其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农业灌溉和社会生产的正常用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技术管理,会埋下技术隐患,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存在问题;2、水利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完成各个工种的协调作业,且施工周期也较长,常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避免施工停滞,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二)水利工程功能的多元化要求需要进行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其在功能上也在不断拓展,对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水利施工技术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也使水利工程建设有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持,但是,与此同时,也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
二、水利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措施
(一)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水利工程中使用前景最为良好的一项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使用面十分广泛,并且经济效益也十分良好,一方面可以使用在新建工程中,同时对于原有的设施也可以起到补偿和加固的作用。凭借着上述优势,该技术在国内外各大施工单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凭借着预应力锚杆加固措施来针对建筑物或基岩进行加固,该技术融合了预应力混凝土等多方面的技术手段,同时结合了卫星定位系统等新型技术,可以结合锚固的大小、深度和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对于建筑或基岩来施加主动预应力,良好的改善受力条件。
(二)围堰技术与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围堰技术是解决导流问题的常见技术。在针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的现场处于河流的上游,那么需要在施工时对工程的地点进行干燥处理,并且将岸坡进行巩固。与此同时,可以采用围堰技术将水流引入到固定的下游位置,完成导流操作。从上述施工过程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气温条件、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为枯水或小流量季节,可以有效的降低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施工导流操作,充分的考虑到河流的周期性变化,合理的组织生产,明确安排导流的时段,拟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结合河流的周期性和施工的进度,来严格的控制施工的各项环节。如果施工场所的自然条件相对较为良好,可以采用最为经济的方法来分期围堰导流,为水利工程的结构性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水工模型试验,测试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确定无误以后再合理的规划围堰的平面布置及设计围堰的具体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水的压力,保证围堰的施工效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一项较新的工程技术,近20年逐步在实际工程中投入应用。碾压混凝土技术,主要是运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工程机械,压实干用的混凝土拌合物来进行交付。该技术方法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在节约开支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
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一)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变动在工程的投招标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合同落实到纸面上就必须根据条款逐一落实,针对现场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条件、合同要求完成各项计划,最终将设计方案移交给监理人员。这里以后再对方案进行系统的考核,保证工程的施工过程科学合理施工计划能够基本准确。在共同的实施阶段,如果受到一些不良的地质条件影响,大幅度变更合同内容,很容易造成施工进度受到较大的影响,施工企业应该尊重事实和文件要求来及时调整各项变动,进行多方妥善协商以后重新形成文件,确保通过专业的审核。
(二)建立监管制度
科学的监管制度主要在于责任机制的完善,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时刻清晰,施工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工作部门的具体职能来细化责任分配,确保每一条责任都能够找到具体的责任人,使工作人员能够严于律己,相互监督。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或隐患,应该严格找到责任人,避免不同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由于管理造成功能的风险。根据施工方案和责任人的制度,制定好事前的应急处理计划,对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应该事先形成预案,并根据风险防控预案对员工展开培训,降低风险所发生的概率,保证一旦有隐患产生,可以使不同的工作人员形成联动,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应该在维护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使合同方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和工程的基本特点制定出规范的文件指导,设立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展开全面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不会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应该聘请一些技术能手来针对工程的实际操作展开指导,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及时纠正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和疏忽,确保技术管理体系能够高质量应用。在施工现场还应该展开随机抽查,使监督人员每周定期针对技术管理和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养护
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在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以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管理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养护,将其渗透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和管理环节中。对于此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养护。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竣工后的养护,避免其在建设结束以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出现工程裂缝、墙体渗水等不良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五)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水利工程施工的直接参与人,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因此,相关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为此,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实现技术的有效利用。另外,单位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的施工程序十分复杂,并且工程大部分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进行施工,为了保障工程的建设,必须利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有序开展水利工程作业,从而平稳的施工,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分析[J].周丽.??建筑技术开发.?2016(05)
[2]探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策略[J].吕建国,田海宾,刘瑞凤.??绿色环保建材.?2017(04)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叶翀,潘正权.??才智.?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