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湖北吉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旦发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需要严格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就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业发展迅速。在我国许多城市中,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在提出新型建筑结构的同时也要重视其自身质量,如果建筑结构质量得不到保证,整体建筑将无法投入使用。
1 现代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的现状
建筑业相关人员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和技术提高建筑质量和强度,由于多数建筑都采用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往往会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裂缝。根据裂缝长短及深度可采取不同措施,如对整体建筑不会造成影响, 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出现较浅裂缝。若裂缝长度和深度较大且发生在关键部位,应及时派专人处理,并实时观察裂缝情况做好对应记录。还可以请具备专业资质的机构分析、判断裂缝情况,以保证建筑可以正常使用。施工时施工人员采用良好的建筑结构和加固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保障人们居住的建筑质量。
2 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的原因
在实际建筑结构中,大部分建筑结构都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以有效提高建筑质量。不同建筑的加固原因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筑设计人员设计时违背基本设计原则或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最终导致建筑整体抗震设计不合理。二是很多设计人员进行结构设计时仅按结构承受极限考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部分建筑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存在承载力及刚度不同的情况,导致整体结构质量无法保证,无法投入使用,需要相关人员对这种结构进行加固。三是居民使用方式存在问题,长时间没人居住或灾难性事故都会导致整体建筑结构被破坏。四是部分建筑采用传统设计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居民使用需要,居民为满足需要而改变建筑结构,这些做法会极大影响建筑结构,破坏其质量和稳定性。为避免建筑整体质量下降,要进行加固改善,通过结构鉴定判断是否能够投入使用。
3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3.1模板施工技术
首先,需要构建模板施工系统。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到模板施工对后续施工的影响,确保模板安装的平整性及稳定性达到要求。一般在进行模板施工的时候,都是采用底模和柱模等较为常见的施工类型,在构建模型施工系统之后,做好脚手架的安装,并控制好模板的顶层高度及设计高度。同时,需要对脚手架的受力面积进行控制,通过强夯法来提高脚手架的稳固性,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在完成侧模、立模、底模等工程施工任务之后,做好后续的质量检验工作,确认钢筋混凝土施工模板的平整性及稳定性是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需要做好模板拆除工作。模板拆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模板拆除的时间、顺序和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模板拆除的顺利完成,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为保证模板拆除的顺利进行,需要充分掌握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施工温度,解决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粘结问题。同时,需要做好混凝土边角等重要部位的保护工作,直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达到要求,才能够对模板进行拆除操作。在完成模板拆除后,需要做好模板的清理和保管等各项工作。
3.2植筋加固
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钢筋施工的质量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及整体强度有着较大的影响,需要熟悉掌握钢筋加工、钢筋绑扎等施工要点。从钢筋加工这一方面来讲,在进行钢筋加工的时候,必须及时处理钢筋表面的锈迹,若是钢筋表面的生锈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在植筋加固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效连接和锚固,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植入普通钢筋和螺栓式钢筋,这是建筑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关键内容。在建筑结构植筋加固时,一般需要去除钢筋中的锈迹,将涂满结构胶的钢筋插入孔底,在结构胶干涸前,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检查工作,避免出现位置移动的现象。另外,在植筋后,不能在所植钢筋中进行焊接,如果必须焊接的情况下,焊点到基材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需要在15d(d 为钢筋直径)以上,并使用冷水浸渍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的根部。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配制工作之后,需要做好混凝土施工,其主要包括了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养护等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时候,需要充分掌握以下几点要求。①对混凝土振捣的速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混凝土内部空隙等问题。②将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方法合理运用到混凝土振捣中,不能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使用,减少因施工混乱造成的混凝土漏振情况。③对混凝土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水泥浆与砂之间的分离,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时候,需要对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进行控制,采用浇水、覆盖等方法对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使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3.4预应力结构加固
在建筑结构加固过程中,预应力结构加固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预应力、外部荷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受弯构件。为了保证建筑预应力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利用混凝土针对水平拉杆进行加固处理,这样拉杆内部会产生轴向拉力,通过水平拉杆杆顶传输到受弯构件中,产生偏心压力,可以改善外部力量对构件作用下产生的弯矩,进一步提高构件的抗弯性能,避免构件出现裂缝问题,提高建筑结构斜截面的抗剪承受力,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因此,预应力结构加固技术适用于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工作中,可以产生良好的加固效果。目前,我国常用的预应力加固法是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这种方法是在混凝土外的预应力钢筋等处,设置相应的预应力放在混凝土上,以达到减轻传统混凝土负担的目的。这种施工方法较为方便、快捷,加固效果较好,还具有防腐作用。经济方面,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这种施工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影响建筑外观,通常在一些重型结构或者大跨度建筑使用预应力加固法。
3.5裂缝结构加固
在裂缝结构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持续低压注射修补时,应做好持续加压工作,将其注入构件中,这种方式适用于主要结构体以及需要安全考虑的构件中。还可以采用高压注射修补工法,在合理时间内将修补材料加压注入构件中,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部位连续壁结构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灌注材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需要做好这一结构的质量控制,熟悉掌握各种施工技术的要点,重视对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合理运用,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能够满足我国建筑使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易靖.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76-177+192.
[2]赵军.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3-4.
[3]王绍帅.建筑结构常用检测方法与加固技术浅探[J].居舍,2019(35):56.
[4]朱大勇.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9(12):11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