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高等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意义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杨睿智 肖经渊
[导读] 当今社会,国际形势表面上看似上风平浪静,
        杨睿智 肖经渊
        广州工商学院 经济贸易系2019级市场营销B1班 广东 广州 510850
        广州工商学院 基础部军事理论教研室 广东 广州 510850
        摘要:当今社会,国际形势表面上看似上风平浪静,实则极具不确定性。中国作为新时代强国之一,提倡全民国防教育,具备强大的军事基础本已是必不可少。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军事理论及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类高等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育更是不可或缺。所以“军事理论”课程对于各类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教育;战略发展
        当前,全球社会形势虽然暂时属于可控范围,但由于形势的不确定性,处于大国地位的中国在仍要防范来自全球各方的威胁,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希望,掌握军事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
        一、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
        (一)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内容
        “军事理论”课程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包含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课程主要讲述了军事思想,其中包含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的高度概括,更不乏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军事思想及其深刻的内涵。内容详细介绍了军事理论的基础在军事学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并阐述了军事理论知识对军事学科起到的积极作用。内容强调全民掌握军事理论知识才能使中国长期保持时间领先地位。 除国内军事理论知识,大学生在学习军事理论课程时还需了解世界军事,了解世界形势的复杂多变,了解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清晰各国间的关系与各国间的军事冲突,以时刻保持警惕。
        (二)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授课目的
        军事理论授课目的主要是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军事理论知识深入民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更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证。大学生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使其适应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要求,使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完成军事理论课程所要求的教学任务,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时时刻刻心系国家,以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达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二、高等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一)“军事理论”课程是当代大学生掌握必备军事技能的主要手段。在当前形势下,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是及其正确也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国防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以及社会的发展。国防不仅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军事理论课程在培育大学生基本军事技能的和提升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还增强了各个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并且在符合国家教育科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也为中国国防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后备力量。
        (二)全球化的大趋势,一超多强的背景。和平与发展虽然作为主流观念,但不可否认仍存在部分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当下国际社会,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军事理论”教育。中国的迅速发展引来部分国家的压制,甚至在中国固有领土及内政问题上指手画脚。而中国凭借着日益强大的国防维护着我们的正当利益、确保国家各战略的顺利实施、主权不受外界干涉。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外界的各项针对中国的政策不断警示着我们,保障国家安全仍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具备军事理论知识极其重要。“兵可以千日不用,国不可一日无防”,一个国家的接班人如果国防意识不断淡化,那未来这整个国家无异于是国家精神支柱的崩塌,这结果是难以想象的。


        
        三、高等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程的现状
        (一)高等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程的基本现状
        高等院校在较早就已开展试点“军事理论”课程,由早期试点后逐渐在高等院校普及,“军事理论”课程不段发展完善。2001年高等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程从试点正式进入制度化发展,更好的促进了军事理论课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及发展。面对新的国际形势,近年来各大高校对军事理论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的加强对学生军事理论课程的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对大学生所提出的新要求。部分高校甚至将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作为其建设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程的存在问题
        但部分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程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高校将军事理论课程当做完成上级布置任务,未重视其课程的长远规划以及学生真实所学,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防教育希望普及学生深入学习军事理论的目标。而部分高校并未单独开设“军事理论”课程,而是将其放在其他科目或采用其他非正式形式进行讲授。亦或是在教学条件及教学投入上无法达到要求,在教学硬件上发展极其不平衡,部分学校仍采用最原始的授课方式,没有相应的教学特色导致教学方式单一,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学校,在军事理论师资层面,持证军事理论教师在中国极度缺乏,教学人员质量参差不齐。中国高等院校之多导致难以在短时间内为每一个院校提供高质量的军事理论课程教职人员。这些毫无疑问都制约了“军事理论”课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及发展。
        
        四、如何有效开展“军事理论”课程[]
        (一)学生层面,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明白军事理论教育有利于加强自身的国防观念,自觉认真的接受“军事理论”教育。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文化,有思想,同时具备军事理论知识以及军事技能的学子,积极成为国家后备储蓄力量。
        (二)教师层面,“军事理论”教育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文化水平,政治思想以及教学能力以适应高等院校不断发展及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时代需求。同时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学校携手共同提高高等院校“军事理论”教育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军事理论”教育的课程核心,开创新时代“军事理论”教学教育的新局面。
        (三)学校层面,高等院校在开展“军事理论”课程时应采取不同的形式及方法,利用多媒体以及讲座的形式,增强课堂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课堂真正做到增强学生军事理论知识。同时,学校方面要着手制定军事理论课程的发展规划,将该课程真正重视起来,协同促进高等教育的长远稳定发展,在符合教育工作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军事理论”课程建设。
        (四)国家层面,应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军事理论”教育,健全高等院校“军事理论”教学机制,将“军事理论”课程做好详细的定位。针对中国军事理论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针对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接受度低等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对军事理论教育的方法和形式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教学质量方面努力开展“军事理论”特色课程,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今高等院校开展“军事理论”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作者:国防大学大学生军训教研室  ISBN:9787115293763[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12-0065-04

作者简介:
杨睿智(2001—),广东广州人,2019级本科生,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肖经渊(1983—),江西吉安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军事理论专任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设备工艺调试工程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数理化教学,马克思,创新创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