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玫
新津一小 四川省 成都市611438
摘要: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具体体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抓手。受世俗影响,在教师心目中,尤其随班就读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平等的观念迫切需要更新。本文就如何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格影响和感染学生,让随读学生的身心得以和谐健康发展作论述。
关键词:师生关系 随班就读 健康发展
从事随班就读教学十多年来,每当看到特殊孩子,总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和他们交往中,慢慢地我发现,他们有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渴望、一样的梦想、一样对未来的憧憬,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抚慰、精心培养。
一、用爱温暖学生的心
“责任可以让自己把事情做完,而爱则可以让我们尽量做得完美。”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仅仅是挂在嘴边,更重要的是用心、用情、用行动来践行,特别是对心思敏感的特殊学生,老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都至关重。只有用爱为他们筑起一道心灵防护网,才能给他们安全感和温暖。
初次见他是在开学后一周,学校教导主任带着他来到我班教室,身后还跟着一位年青的女子,小男孩胆怯地看着我,时不时转过身看着那个女子。只听年青的女子说:“别怕,这是你的新老师。”我微笑地看着他:“到老师这儿来,不要怕,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紧张地两手捏着衣角,小脸涨得通红,两手不停地搓着衣服,时而偷瞄我一眼。我走到他面前:“别怕,跟老师说说你叫什么名字,好吗?“我叫......”他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回答我。我没听懂他说的是什么,为了避免尴尬、增加他的心理负担,便看向了那年青的女子。女子解释说这是他的儿子,叫小伟,因身体原因,性格内向,不爱和别人说话,还请老师理解。
从以前教过小伟的老师那里了解到,他有轻度的智力障碍,老师对他的要求很低,只要上课不影响其他同学,不妨碍老师讲课就行了。个别同学欺负他,很少有同学愿意跟他一起学习,玩耍。在和他母亲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在小伟很小的时候(三岁)就抛弃了他们母子。为了把孩子养大,这位年青的妈妈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对孩子充满了期望。每当听到孩子问:“妈妈,什么叫猪脑壳?为什么有同学这样叫我?”她心里难受极了。我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位母亲的无奈与辛酸。我知道,职责让我不能漠视他的存在,即使他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完成所有的课业,也要尽可能让他学到知识、能够自理,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和乐观。
学习生活中,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轻柔地抚摸,时刻传递着我对他的态度:老师相信你,你能做到的,老师是喜欢你的。慢慢地,我发现:当我与他四目对视时,他的眼神不再游移、躲闪,更多是兴奋和期待。慢慢地,他给我“汇报”家里买了什么,到哪里去玩了,充满童趣的笑脸回来了!
二、用尊重贴近学生的心
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作为一个受同学排斥甚至欺负的特殊孩子,那颗敏感而自卑的心更需要呵护。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我经常找机会教育孩子们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对班级的孩子们作正面引导,及时表扬小伟同学的一点小进步。当讲到生活中的常识时,我会叫他起来回答,只要他能够说出一点,我都会鼓励他,并且告诉孩子们小伟同学也懂得不少。我还找到班里成绩优异、品德优良的孩子,让他们主动跟小伟成为朋友,跟他交流、玩耍,帮助他的学习和生活......慢慢地,我发现他愿意听课了,有时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不到一个学期,我就发现他不再自己待在教室里,他的身边也出现了同学的身影,他不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坦然地接纳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即使是一个特殊状况的学生也能体验到做人的自尊和自豪感。
三、用信任开启学生的心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且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一旦信任老师,就会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学习、生活。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呢?只有爱护他、包容他,才能走进他的内心,让他变得自信、阳光。小伟有轻度的智力障碍,由于智力的缺陷及成长的经历,他有些胆小、孤独、自卑。刚到班上的那段时间,他不愿与人接触。有一次星期五下午,我布置教室,他一直待在教室里,连课间都不出去休息。我拿出彩纸折叠幸运星时,突然听到小伟说:“我也会折,我还会折千纸鹤。”我有点惊讶,就拿了彩纸给他,他真的就坐在那儿折叠起来,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他都坐在那里。到了星期一早上,他给我提来一小口袋幸运星和千纸鹤,并说:“我折了两天,晚上都没睡,手都折痛了。”他的表现让我十分感动,当即表扬了他。
通过深入的接触,我发现他对一些益智类题目很感兴趣。比如给一个字加偏旁成不同的字。他会翻着字典找出好多字写下来。对成语也感兴趣,比如把“石”分别放在四字成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位置,其它的空自己填写组成学过的成语,他说出“一石二鸟”、“海枯石烂”两词,并吵着要我教他说更多的成语,发现他对这些感兴趣后,我在课堂上就给他额外的任务,给出一字单字换偏旁,加偏旁组成新字,他觉得自己很能干,又得到赞扬,非常高兴。
苏霍姆林斯基说: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二人世界的情感交流,你会发现,收获和感动就在身边。
四、用耐心静待花开
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学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期望,教师应该用爱心去温暖有畏惧行为的随班就读儿童孤独、寂寞、自卑的心灵,这种关爱会转化为学生积极活动的动力。而那种不耐烦的冷漠态度,只能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冷暴力),使他们更加退缩。我对小伟倾注了师者应有的爱心和耐心,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他终于有了令人欣喜的改变。很多老师面临巨大的教育教学压力,对特殊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加之他们自身的学习起点较差,这就导致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甚少,如果我们不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对他们的教育就不会取得成功。
对待小伟,我既采用正面鼓励、奖励和激励的手段,强化正确的认知行为,又采用合理的心理疗法。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可喜的是,小伟初中毕业后顺利进入了高一级学校,完善的教育资助体系帮助他继续成长。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从中职学校毕业,现已参加工作,自食其力。从他发的朋友圈里我感到欣慰:昔日胆小、自卑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爱摄影,爱健身,成为有创意的糕点师,一个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激情、梦想的男子汉。去年教师节前夕,小伟到学校来看我,诉说工作的乐趣以及关爱妈妈的点滴。踏上工作岗位的他,已经有了一份责任感,能够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找寻自我存在的价值。我有理由相信,他必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总之,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具体体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抓手,随班就读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格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智慧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发潜能,随读学生的身心就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涧底苔花: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文集/杨键君主编—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