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化的视角培养空间观念 ——以人教版《观察物体》为例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黄悦
[导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黄悦
        南昌市站前路教育集团站前校区 江西 330002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观察物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有利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的建立起空间观念。
        关键词:多感官 多维度 空间观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学教师,除了需要很好的把握该学段的知识外,还应该从结构性的视角对相关联的单元进行一些归类和整体构架,适当的渗透,融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本人以人教版四年级的《观察物体》为例,从结构化的视角进行分析的思考。
        一、课前小游戏,回顾多面看,初步感知
        片段一:猜同学
        师:这是我们班上的哪一位同学呢?
        师:只根据这个背影,你能肯定出是谁吗?
        师:老师再给你们一个侧面的照片,观察的角度又多了一些,现在有答案了吗?
        过渡语:看来从多个角度就更便于我们去观察了。
        片段二:猜实物(正方体)(提前拿布遮好)
        师:我们再来猜一个立体图形。(教师拿出一个用布,只露出一个面)你知道这是什么立体图形吗?
        课前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喜欢的游戏开始,二是为了让他们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物体,对今天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二、自己动手搭建几何体,多感官参与,深入感知  
        师:小华用正方体搭出了一个这样的几何体(课件展示),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正方体,也像这样搭一搭。
        师:这个几何体从一个方向观察,全面吗?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
        生:前面、上面、侧面。
        师:同学们打算先从哪个面观察呢?
        生:前面。
        师:为什么?
        生:从前面观察最为直观。
        师:刚才从前面观察,你看到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它是什么样的长方形?
        生:它是由3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
        过渡语:同学们从前面观察,看到了3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
        师:我们接着来观察它的上面,要观察它的上面,应该怎么看?
        生:从上面俯视着看。
        师:现在全班起立,我们来看看它的上面,用手摸一摸。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生:4个正方形
        师:最后我们从左面观察它,请同学们移动一下自己的位置,从左边来观察这个几何体。先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左边的面。
        师:它的左面是什么形状?
        生:两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
        师:我们现在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个几何体从3个不同的方向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呢?同学们可以边想象边用手比划。
        师:你知道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请你来连一连。这就在书13页的最上面,请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结果
        揭示课题:是呀,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从多个角度观察,这样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2、完成书13面的做一做
        师:现在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正方体移动到这个位置(课件展示),咱们继续从这3个方向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成13面上面的做一做。老师想采访一下,第一次我们在观察的时候是从3个不同的位置进行的,可这次呢,我们没有实物观察,也没办法下位了,你有什么办法找到看到的形状呢?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三、图形扩展,自由发挥,升华感知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本次的巩固拓展中,让学生从拼给予的几何体到自由拼组几何体,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的前面、上面、左面。在操作活动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参与率高,而且还较好地巩固了新知。
        四、内容研究,从局部到整体,构建结构化
        观察物体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建立模型思想的重要实践。由于空间感较强,对于一些空间感不强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上把《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的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的学习是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第三学段的学习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通过空间想象和逆向推理,还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
        研究教学内容从局部走向整体,其实就是注重从知识的本质中寻找线索。数学学科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学的编排也是有逻辑体系和构建的。
        参考文献:
[1]林珊.画板为直观之壤 育空间观念之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求知导刊,2020(42):65-66.
[2]程丽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28):26-27.
[3]朱伯公.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